白癜风研究院 http://www.csjkc.com/ 引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应承担起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责任,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统筹绿色低碳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实践,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未来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坚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意义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统筹协调,各行业协同发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又需要建设一支具有绿色低碳意识、具备相关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队伍,因此,教育部门特别是高校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年11月,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层次,培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一代青少年,发挥好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教育行业的特有贡献。这意味着加强大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成为了新时代全国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与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未来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应具备通过学习和创新塑造未来的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将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知识、技能储备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高校作为铸魂育人的“主战场”,应肩负起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重担。 一方面,高校应通过加强高等教育中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课程和专业的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培育出更多具有绿色低碳意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是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因此,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将绿色低碳发展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将其融入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传授绿色低碳发展知识,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高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责任与使命。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绿色低碳教育的有效衔接路径,并做好高等教育阶段绿色低碳教育与大学生未来就业的衔接。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高教师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绿色低碳发展教育。 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水平,引导大学生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对于推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应当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二、高校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实现路径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根据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方向确定合理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体来说,高校加强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主要应从3个方面展开。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方面,为加强高等教育中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高校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编入不同阶段的思政教材,并将党和国家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关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绿色低碳发展对于国家和全球的意义,激发大学生参与低碳行动的内在动力。高校可通过形势与政策报告、专题讲座、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和知识的教育宣讲,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接触、了解和思考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探索以创新的形式进行碳达峰碳中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 新时代,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可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