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5日,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湖畔,6座零碳建筑小品从图纸走进了现实。 它们全部采用可回收的木板、竹材、PP中空板、发泡陶瓷板等环保材料建成,每座小品都各具特色,但整体上又呈现出一种轻盈、通透、朝气蓬勃的共同气质,与蓝天、碧水、绿地呼应,为漫步在九龙湖畔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个可以停靠、休憩、放松的小小驿站。 6座建筑小品的作者并非功成名就的建筑师,而是一个个尚在学校孜孜求学的建筑学子。帮助他们的建筑作品提前和城市相遇的是凯德集团。 这是凯德集团投身公益的一个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宽、镜头拉长,会看到凯德紧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搏,描绘出了一张公益进阶路线图:从最初的扶助贫弱到现在更强调借助自身特点为人才成长和城市发展助力;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也愈加清晰地展现出凯德公益的特点:人本、绿色、专业。这背后,离不开凯德长期稳定的公益基金投入,以及集团员工共同参与的高涨热情。 梦想照进现实 让建筑作品在城市落地,让人们驻足使用,是每一位建筑设计师的心愿,对这6座建筑小品的设计团队来说,职业的成就感来得早了很多,他们尚没有走出校门,是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在读建筑学子。和成熟的建筑师作品相比,他们的作品稍显稚嫩,不过,稚嫩的另一面,也分明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意、热情和努力。 例如,深圳大学ZC·TeamX队的作品“磬音之乐”,在空间处理上运用了“偏心圆”来满足环境、功能以及人群的使用需求,并利用了竹材的材料特性,结合麻绳等环保材料设计了与音乐、零碳主题相关的发声装置和雨水收集系统。 与“磬音之乐”一样,其他5个作品各具匠心,整个建筑小品群共占地约平方米,总可利用容积约立方米,凝聚了6个团队超过20,小时的心血。 为建筑学子提供创意落地机会的是“凯德青少年建筑师暨中新广州知识城零碳公共空间营造大赛”。大赛以“城市共生,社区共建”为主题,由凯德集团(中国)、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和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协办,得到了凯德旗下公益分支——凯德希望基金支持。 自9月26日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了大湾区7所顶尖学府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名大学生组队参与,历时一个多月,参赛团队完成了14组作品设计方案,6支队伍在10月31日举行的终期评审中胜出。 虽然是学生建筑作品,凯德组织的评审团丝毫不打折扣。由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凯德集团(中国)、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DPArchitects、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专家组成评审团,就建筑的设计概念体现、作品完成度、最终外观形态、使用功能、零碳设计体现、施工质量及使用安全、材料使用、造价把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 12月5日,6支参赛队伍先后带领评审团参观已建成的作品并作详尽介绍及答辩,6座零碳建筑小品正式矗立九龙湖畔,成为大赛圆满的句号,也成为这些未来建筑师职业生涯的起点。 凯德地产(中国)首席执行官、雅诗阁中国董事总经理陈志商表示:“近年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一切行动的重要原则。新加坡和中国都正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凯德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业务核心,致力于为环境和社会创造更大的积极影响。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们,承载着我们对更美好世界的期许。通过举办此次零碳公共空间营造大赛,我们希望鼓励青年大学生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