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119/4761055.html 今年4月是第33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是“文明健康,绿色环保”。都说,文明健康始于心,低碳环保践于行,垃圾分类有秘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杭州钱塘新区幸福河小学将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 一:合理膳食,健康你我 为什么健康第一大基石就是合理膳食? 因为它提供了保障健康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身体完全是由从食物中得到的各种分子构建而成,为此,人一生会吃掉吨左右的食物。俗话说“病从口人”,吃得不对,人就容易得病。 那究竟应该怎么吃才能获得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年5月13日,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局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现代中国人健康饮食提供了法律性的规范。为了使标准一目了然,该指南还绘制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结合以上图片分析,可以将自己的饮食习惯,与“膳食宝塔”的标准对照一下了解自身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该吃的没吃或吃得太少,哪些该少吃的反而吃得太多。吃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炼”,什么习惯,种什么因,天长日久就会结出什么果,最终就是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中心学生不但处于增长知识的关键期,而且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形成健康体魄的关键期,中小学生日常膳食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前提下,更要强调食物营养的均衡与合理膳食。 中小学的膳食分配应该注重哪几方面呢?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物多样包括食物种类多样、颜色丰富多彩、烹调方法适当变化,其中,食物原料多样是首要原则。中小学生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类、奶类和大豆坚果类等食物,进行同类食物互换,达到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占中小学生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应该包括适量的粗杂粮和全谷类。 2.多吃蔬菜水果。新鲜蔬菜水果是中小学生合理供餐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蔬菜会导致青少年便秘、肥胖,易患高血压等。新鲜水果的营养价值与新鲜蔬菜相似,但蔬菜并不能代替水果。建议每天要食用3种以上新鲜蔬菜,做到餐餐有蔬菜,达到-g,其中深色蔬菜占1/2以上,适量搭配菌藻;每天吃水果-g。 3.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蛋瘦肉。鱼、禽、蛋和瘦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中小学生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食物饱和脂肪酸和能量相对较高,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发病风险,因此摄入量要适当。日常膳食首选鱼虾等水产,其次是鸡鸭等禽类,最后是猪牛羊等畜类,每天40-75g。 4.奶类天天吃。奶及奶制品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也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经常摄入奶制品有利于骨骼健康及生长发育。因此,中小学生要保证每天g及以上的奶或奶制品摄入。中小学生要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5、常吃豆类和坚果。豆类及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及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中小学生经常吃一些豆类及其制品,可以满足身体发育对优质蛋白质的需要。坚果的摄入要适量,以果仁计算,每周为50-70g。 6.食物要少盐少油少糖。油、盐、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中小学生推荐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应适当控制烹调油和动物脂肪用量,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g。 7.早餐营养要均衡。中小学生不仅要做到每天都吃早餐,而且早餐的营养也要均衡。条件允许的话早餐应包含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 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质量,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良好效益。对于卫生工作一直是校园的重要工作,学生的身心健康取决于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 那么,对于垃圾我们应该如何分类呢? 0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进入资源回收系统循环利用。 02厨余垃圾 以菜叶、果皮、剩饭剩菜为主,一般采用集中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 03有害垃圾 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04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四大类垃圾分类的原则:应首先分出厨余垃圾,避免可回收物被污染。分岀可回收物,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分出有害垃圾,杜绝环境污染和保护人体健康。分岀其他垃圾,提高焚烧热值。 如何分类投放?请记住下面这个顺口溜:分类先辨桶,对号方入座 三:绿色出行,健康同行 机动车的持续增长,给城市环境和道路畅通,带来很大的压力。噪音、尾气污染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天更蓝、水更清,人人向往!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人人有责! 为什么要倡导绿色出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燃烧化石燃料除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 那么,绿色出行方式都有哪些? 绿色出行的核心是高效、便捷的出行。在实际操作当中,绿色出行具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工具是城市绿色出行的有效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人均乘车排污率,一辆公共汽车约占用3辆小汽车的道路空间,而高峰期的运载能力则是小汽车的数十倍;与公交车相比,城市地铁的客运量是公交车的7倍~10倍,能源消耗和污染水平却比它低;家庭车辆置换时,尽量选择低排量或新能源类车型。 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在空气质量良好和距离合适的时候,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而且,定期骑行或步行可增强体力、提高耐力,同时也可对心肺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每周步行≥4小时比每周步行<1小时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用绿色出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及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以改善公众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和自觉行动中来。 文字 校医室 图片 校医室 编辑 季楚冰 审核 德育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fz/12222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