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ldquo清明节rdquo宣

发布时间:2021-10-27 14:26:55   点击数:
不吃肉食只吃素也会伤身的哦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jiankangfagui/55003.html

清明是我国传统24节气之一,同时清明节也是中国人心目中颇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因此针对清明节的设计海报,在两三天前就开始筹集相关素材,准备设计。

我们这边是从事宾馆、餐饮行业的,而且宾馆的定位是四星级高档酒店。这是设计的大的前提。

在设计之初,我就先对这个海报的内容主题进行了一个大体的概括、梳理:

1、清明既然是中国传统节日,那么还是应该以浓郁的中国风为主要基调。

2、清明节是在春季,万物生长复苏,因此绿色要多,要体现出春天的绿意盎然。

3、清明节是传统祭祖的节日,内容要肃穆一点,不能做的太花哨。

4、清明节的主旨是祭祖,是偏向低沉、严肃一点,但是依旧要把宾馆的功能性婉转、含蓄,甚至巧妙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商业属性虽然不能太明显,但是还是要想办法展示出来。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要平衡清明的肃穆主题和酒店商业宣传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要表现出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唯美风格。

脑海里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印象后,接下来就是搜寻素材。

清明主题的海报,内容宣传中,必然要有一个“清明”的字样符号体现出来。于是在有关素材网站上找了一大堆“清明”的艺术字样,并最终选择了6号字样。主要是觉得它能体现出一股古朴、深邃的意境,对于契合宾馆星级酒店的中高端定位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在主题背景的选择中,我也是看了好多方案,并初步选择了1号背景:之所以选择这个背景,主要是墨绿色、带有类似于大理石花纹的图样,让我首先眼前一亮。虽然这个主题色调暗了一点,但是我的第一感觉,这样的暗色调反而可以传递出一种高贵、大气的感觉。在搜集素材过程中,油纸伞的素材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大家都知道,春雨贵如油,而且清明时节总是会有春雨降临,而这些天安阳地区的的确确下了一些雨。油纸伞虽然目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江南、小桥、雨巷,和北方的环境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油纸伞的出现,的确会使得整个海报静谧下来,哪怕并不是把它作为主题去体现。油纸伞的元素,我是非常爽快地决定使用。有了伞,就要增加雨丝,这些都是和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满眼绿意相匹配的元素。后来,我在反复回味杜牧的《清明》古诗的时候,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感觉杜牧在一千多年前,写下的这句诗实在是太美好了,太应景了,尤其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简直是神来之笔。在常人的印象里,清明是一个严肃、伤感的日子,很容易让人沉浸在一些过往的悲伤回忆中,但是这句诗却宛如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大师,很自然地将人们从悲伤的回忆中唤醒过来:原来悲伤只代表过去,回忆也只是暂时的寄托,我们还要面对生活,还要勇敢地走下去,还要去“借问酒家何处有”,还要去探寻未来的“杏花村”,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而诗句中提到的“酒家”,其实和宾馆的餐饮业务正好高度契合。因此,在认准了这句诗后,我便决定,一定要把它体现在海报中。主题概念构架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按照我的认知,既然已经坚决要用“借问酒家何处有”,那么在海报中醒目地体现一下酒店的元素也是必要的。思来想去,为了契合海报“中国风”的主基调,我便调来了一张春节期间拍摄的酒店宴会大厅的灯火辉煌的镜头展示其中。于是,海报上便多了这个元素:传统中国式木雕窗花之后,显现酒店大厅富丽堂皇的景象。此时,海报已经大体出来一个雏形,如下图所示。雏形出来后,我却开始犯难:我最看好的那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展现方式太突兀,如何收敛一下呢?起初我想到了用中国传统的红斗方,在上面体现这句诗的内容,这个主意起初我很看好,但是如何展现又是个难题,横牌、还是竖排?于是又调整为以下两个方案:两个效果图中的淡黄色背景的雨伞素材我换为了浅绿色,“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文字+斗方的设计方案,则让我感觉出现一点点俗气,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与右侧的油纸伞不太搭调。后来在考虑良久后,我决定增加了一个和诗文契合的“牧童骑牛”的元素,并且把文字的排版方式进行艺术化调整,再增加一些绿叶飘落的景象,以及柳条垂落、燕子飞过的动感景象,以增加意境。调整后的方案如下:此时,深绿色的背景+丰富却并不杂乱的清明元素,使得这个海报初步告成。不过当天晚上,我心里始终放不下,总感觉这个海报存在硬伤。第二天,举棋不定的我,便先将这个海报分享给几个好朋友,让他们提提建议。大家的众说纷纭,其实和我内心的担忧是基本一致的:1、这个背景太过暗淡。2、背景中体现酒店的景象元素,可能不合时宜,尤其是那张酒店图片太喜庆。太过暗淡这条,我参照了朋友们的建议,试着换背景。但是对于第二条,我为了迎合那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还是保留了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全新背景的方案,主体内容不变:两套方案成型后,我拿去给领导看看。领导看了看样稿,思索片刻,说出了他的看法:“海报中,体现酒店元素,确实有点不合时宜,不仅商业意图太明显,而且和清明这个主题有悖。”另外就是主题色调,他也认为太阴暗,酒店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场合,不应该去传递这样的感觉。虽然领导的建议意味着我需要大动干戈,甚至重新制作一版样稿。不过我心里算是踏实了。因为这些也正是我长期疑虑的地方,而我的确没想到更好的方法去处理如何将酒店的展示和清明的主题相平衡。海报设计,其实和做其他事情是一样的,一个凸显的问题,虽然它有一定存在的道理,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消弭它的突出缺陷的时候,最好的方法还是果断拿掉它,也就是做减法。一旦除去心里最大的疑虑,尽管需要重新设计一部分,我感觉进展顺利了许多。很快便拿出了新的设计方案,调整过程如下:首先是色调,我选择了一个更为清新的绿色当背景。酒店这块元素被去掉后,整个布局上出现了大面积空档。这个时候,就要更好地发挥简洁、极简的风格。因为很多时候,极简的设计更能凸显大气、高端。原来的清明艺术字样、雨伞元素,我统统地保留。因为这些和极简设计并不冲突。那么对于“借问酒家何处有”,我依旧不舍地把它保留了下来。选择了和雨伞相对应的左侧去展现它。但是“清明时节”的艺术字样放大后,在海报布局中的强势地位立刻凸现出来,如果再过分渲染突出“借问酒家何处有”,就有点“一山容二虎”的感觉,布局会比较乱。在这样的新布局下,我只好将我特别钟爱的这句诗进行缩小、淡化处理,让它含蓄地表达出来。而海报的下方,我找寻了一个上下倒影的渔舟划过的元素进行了填充。渔舟周围,是若隐若现的云雾。如此一操作,极简、唯美、清新的感觉便凸显了出来。这也是我比较满意的另一种风格。宾馆的LOGO和下方的联系方式也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如图所示:这时候,朋友又提出一些小看法:那个渔舟在上下倒影的效果下,咋一看很像一只蚊子。我也是大跌眼镜,但是仔细端详那个渔船,的确有这种错误的即视感。于是,我干脆将“牧童放牛”、“渔舟划过”的元素统统换掉。“牧童放牛”改为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中,老人向牧童问路的图样,那样一来,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为契合。“渔舟划过”则换了一个更写实的渔船图样。在绿色背景的掩映下,更能体现出一股静谧、深远的意境,和“清明时节”那古朴的字体遥相呼应,既不喧宾夺主,又恰到好处。整个海报风格呈现出一种动静相结合的感觉。等这版海报出来后,我决定不再让任何人看了,也不再改了。倒不是说我怕别人继续提不同的意见,而是我觉得这是我对于这个作品本身的理解和尊重,海报固然还可以不停地改下去,变换出不同的风格。这些变换,更多时候是在伴随着心境的变化。严格来说,海报本就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其存在是否合理,更多取决于你自己是否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尽了最大努力。虽然我不认为这个方案是绝佳的方案,甚至说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自认为这一切对得起我自己的心血。在复盘整个设计过程的时候,我自己非常感慨。一个人只有躬身去做、深入其中、耗费心血,才能获得最大的体会,也才能分享出最有滋味的干货。记得多年前,一位香港著名导演在和我们聊香港电影人之所以能够创作出曾经香港电影辉煌成就原因时,提到一个词组:

“有心有火”

他认为,曾经香港电影人之所以取得那么多成就,没有任何捷径,而那四个字,就是他们成功的最大秘诀。当你耗费心血从事一项创作工作的时候,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越发深刻了。茅塞盾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fz/12220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