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之节能环保人见人爱的被动式住房

发布时间:2016-11-28 8:33:59   点击数:

初来维也纳的你,也许会有不少新奇的发现:错综复杂的电线交织在道路上方,老城区里见不到高楼,居民楼的外墙也完全找不到空调外挂机的踪影,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分类垃圾箱,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超市的出口处一定会设立电池回收箱,大件的生活废品需要自己拿去指定地点分类丢弃……等等这些似乎隐形的硬性规定,被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默默遵守着,执行着,甚至是守护着。

Juni图

网络

维也纳甚至整个奥地利的公共交通都非常便利,在维也纳市区还运营着29条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于年在维也纳开始营运,经历了马匹拉动、蒸汽堆动和电器化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战间期是它的全盛时期,维也纳的有轨电车运行网络迄今依然是世上第六大的电车网络,总长度为.9千米,共有车站1,个,每年运载量约00万人次。

小编啰嗦了这么多,只想证明一点:有轨电车以电力推动,不排放废气,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实用型交通工具。说回环保节能,为维也纳优质空气质量做出贡献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被动式住房!

什么是被动式住房?

被动式住房(德语:Passivhaus)又可译为被动式节能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被动”是指其加热系统,被动式节能屋不需要主动加热,它基本上是依靠被动收集来的热量来使房屋本身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使用太阳、人体、家电及热回收装置等带来的热能,不需要主动热源的供给。被动式房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超市等。

被动式住房的起源

被动式住房的概念最早源于瑞典隆德大学的BoAdamson教授和德国被动式房屋研究所的WolfgangFeist博士在年5月的一次讨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德国黑森州政府的资助,被动式房屋的概念逐步确立起来。

最早的一批被动式房屋于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建成。截止至年,全世界就有座被动式房屋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独栋别墅、公寓、学校、办公楼、游泳馆等。特别是多层建筑,更能体现它的优势,例如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能容纳54个住户的“Lodenareal”项目(如上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被动式建筑。被动式房屋的基本原则就是能效。杰出的保温墙体、创新的门窗技术、高效的建筑通风、电器节能都是解决能效的基础。

建筑理念:因地制宜,节能舒适

被动式节能屋的概念适用于世界各地,无论寒冷地区还是温暖地区都可建设被动式房屋,其基本的方式是一致的。在寒冷地区关心的是墙体厚度,保温层厚度。而在炎热地区更关心的是制冷方法,例如遮阳、窗户通风以保证在夏天也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建筑传统,有自身特有的建筑材料,被动式房屋不是高科技技术与昂贵材料的堆砌,而是可以做到真正的普及,让公众消费的起。

被动式房屋追求的是,在低耗能的条件下,得到极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温窗、隔热外围护、热回收装置是被动式房屋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外表看,它和一般建筑没什么区别,所以被动式房屋只是一个标准,并不是一个工艺方法。

结构特点

被动式房屋所需的不仅是减少热量的损失,而且还要增加保温和舒适度。即使在寒冷的霜冻天气里,室内侧玻璃也能超过17°C,因此被动式房屋的一大特点就是拥有特别厚的保温层和超级节能窗。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些部位,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热流相对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这些部位成为传热较多的桥梁,故称为热桥,有时又可称为冷桥。所谓热桥效应,即热传导的物理效应,由于楼层和墙角处有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而混凝土材料比起砌墙材料有较好的热传导性(混凝土材料的导热性是普通砖块导热性的2至4倍),同时由于室内通风不畅,秋末冬初室内外温差较大,冷热空气频繁接触,墙体保温层导热不均匀,产生热桥效应,造成房屋内墙结露、发霉甚至滴水。被动式房屋的无热桥建筑结构则可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同时,被动式房屋还具备良好的密封和换气系统。室外新鲜冷空气,通过绿色的管道线路,首先进入室内能量回收通风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室内含有一定热量的废气,通过黄色的管道线路,也汇集进入室内能量回收通风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能量回收通风系统,将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留住,加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预热的新鲜空气,通过蓝色的管道线路,送到各个房间。热量回收之后的废气,通过管道线路排到室外。

-THEEND-

(以上内容由欧洲时报中东欧版Juni综编整理,转载请注明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fz/12116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