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我们在路上爱国卫生

发布时间:2021-12-2 11:36:04   点击数: 2 次

4月份是爱国卫生月,今年的主题是: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旨在倡导民众践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健康乐跑”和“绿色出行”等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健康乐跑,我坚持

跑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极速跑、慢跑、长跑、短跑、山路上跑、平地上跑等。

从本质上讲,跑步是人的天性。在远古时期,没有农业,物质也不丰富,为了生存,人类需要以打猎为生。当与动物周旋的时候,若人不会跑步或不能跑步,要不就是一无所获,要不就是反被动物攻击。所以,跑步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防护而衍生出来的,当然歪打正着,跑步也强健了人类的体魄,锻炼了心肺功能。在有了农业,有了畜牧业后,吃的问题有了保障,人类对跑步的需求开始下降。

任何事物都是不进则退!医学常有一个术语:废用性萎缩。也就是说,正常的身体组织长期不用就会发生病理上的改变。跑步本来人人都会,对身体的心肺功能、四肢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都有帮助。如果长久不跑,人的心肺功能就适应不了跑步时突然增加的耗氧量,表现为呼吸频速、心率加快;四肢肌肉组织也就会有乳酸的堆积,产生酸痛感。

无疑,这些跑步的苦,都导致了人们更加畏惧跑步,忘记了跑步是人类曾有过的一种本能。

在我看来,什么是健康乐跑?那首先就是人们要想通跑步没有门槛,是人就会跑步,是人也需要跑步,虽然这时跑步与动物搏斗无关,却与身体健康有联系。心理的障碍没有了,对跑步的畏惧也就消失了,跑起来也就没有负担了;既然跑步是本能,本能就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吃的三顿饭,要持之以恒;跑步也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要跑,就像我们的老祖宗那样,选择户外跑,迎着和风细雨,嗅着鸟语花香,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跑步也要听从身体的感受,选择适合个体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当我们有一天能与别人乐此不疲地分享跑步的感想,就说明一定是进入到了健康乐跑的境界了。

垃圾分类,我知道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01

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进入资源回收系统循环利用。

02

厨余垃圾

以菜叶、果皮、剩饭剩菜为主,一般采用集中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

03

有害垃圾

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04

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四大类垃圾分类的原则:应首先分出厨余垃圾,避免可回收物被污染。分岀可回收物,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分出有害垃圾,杜绝环境污染和保护人体健康。分岀其他垃圾,提高焚烧热值。

如何分类投放?请记住下面这个顺口溜:分类先辨桶,对号方入座。

光盘行动,我践行

绿色出行,我自豪

绿色出行的核心是高效、便捷的出行。在实际操作当中,绿色出行具有多种形式。从源头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法规或指南来鼓励和促进土地和城市空间合理高效的利用。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工具是城市绿色出行的有效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人均乘车排污率,一辆公共汽车约占用3辆小汽车的道路空间,而高峰期的运载能力则是小汽车的数十倍;与公交车相比,城市地铁的客运量是公交车的7倍~10倍,能源消耗和污染水平却比它低;家庭车辆置换时,尽量选择低排量或新能源类车型。

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在空气质量良好和距离合适的时候,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从个人角度来说,定期骑行或步行可增强体力、提高耐力,同时也可对心肺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每周步行≥4小时比每周步行<1小时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用绿色出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及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可以改善公众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行,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END

来源:综合健康中国、中国公益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222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