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从这里开始

发布时间:2021-10-5 15:28:27   点击数:

先植绿后建城

雄安新区建设新理念

种一棵树成一片林

千年秀林成为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家园

1

“千年秀林”已累计造林

超32万亩

这两张照片拍摄于同一地点。年春天,这里还是土黄色;年,已经能看到绿色渐成规模;年,这里已满眼绿色、蔚然成林。照片中的位置,就位于河北雄安新区正在建设中的千年秀林。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转眼三年时间,先植绿,再建城的建设理念深植雄安。至今,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已经栽植树木32万亩,栽植苗木种类接近多种,总数量约万株。

林中漫步,清风微拂,成荫的树林、正茁壮成长。作为雄安新区设立后实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千年秀林”建设已初具规模,那么您知道这一片“千年秀林”到底有多大的面积?森林里能找到哪些树种?人工种植的森林,如何更加接近自然?

本期《京津冀大格局》通过大屏连线采访到了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生态事业部负责人石其旺,他是这样说的:

“年,“千年秀林”计划再植树10万亩,充分展现生物的多样性。选择适合在华北地区生长的长寿、珍贵和乡土的树种,采用曲线或随机落点栽植方式,打造近自然森林风貌。”

2

城淀共荣

为雄安新区构建蓝绿空间

蓝绿交织是雄安的底色。“千年秀林”为雄安增添了绿,而白洋淀生态治理为雄安铺垫了蓝。

您印象中的白洋淀可能是映日荷花、渔船人家,其实除了美丽的风景,白洋淀还素有“华北明珠”之称。

个淀泊星罗棋布,条沟壕纵横交错。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白洋淀常被喻为“华北之肾”。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年)》出台后,通过补水、治污、清淤、搬迁等措施,开展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行动,逐步恢复“华北之肾”功能,让“华北明珠”愈发亮丽。

治理上游、退出养殖、清运固废同步推进,保定市开展为期三年的白洋淀生态保卫战,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在打造优质水环境的同时,白洋淀补水长效机制越发健全,先后接收40多次补水。引黄河水、引南水北调中线长江水,引西大洋—王快水库水等,成为白洋淀生态补水重要且稳定的水源。

拥有“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镶嵌在蓝绿交织中的雄安新区未来还将展现出怎样更加迷人的生态魅力?

3

“千年秀林”打造数字森林

每棵树都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219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