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态度就是文学的态度 —访石河子天成作文学堂创办人陆宏宇老师 文︱石河子大学知音文学社原社长焦璐琳 陆宏宇,安徽萧县人。原在济南军区、喀喇昆仑山、藏北阿里高原服役。退役后曾任石河子广播报社、北京凤凰卫视出版中心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新疆兵团作家会会员、石河子作家协会理事。 新闻、文学作品刊发在《解放军文艺》《西北军事文学》《中国青年》《读者》《作家文摘》《诗歌报月刊》《绿风》等近百家报刊。出版报告文学集《雪情》《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 》。诗歌曾获《诗刊》征文奖、入选《世界汉诗年鉴》《第三条道路》等选集。《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 》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十大好书。 年9月,创办石河子天成作文学堂。授课亲和力强,活泼风趣,紧贴实际,接地气,易学易懂,效果好,深受学员欢迎和家长认可。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喜欢计划,计划学习、计划生活等等,但我们却很少反思我们是否在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计划;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我们很少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在我们走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路口时,什么时候才能懂得贵在坚持,贵在它是生活的态度。 年的11月29日下午知音文学社正在举行换届选举大会,段佩君师姐找到我,给了我一个电话,让我联系这位老师,就这样开始和一位一生坚持文学创作的文人走到了一起。在他办公室,曾看到报刊上刊登的石河子藏书状元名单,他名列其中,他的藏书量让我不禁感慨,所谓文人的气质应该是如此吧。他就是陆宏宇老师。 在陆老师的人生经历中,读书和写作一直伴随其中,坚持文学创作是他一直的梦想。小时候喜欢听评书,上学时有组建文学社、参加文学夏令营的梦想,当兵考上军校后便创办了文学刊物《红肩章》,坚持多年写日记、札记,利用训练的间隙写诗,一本《鲁迅传》随身携带了10几年。年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期间也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他的处女作诗歌《军人》曾轰动一时: 假如你不懂得怎样爱和怎样恨/假如你想品尝亲人间离别的滋味/假如你想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甚至你想为自己树一座丰碑/那么请走进军人的行列吧/面对军人/矗立在你目前的是一尊绿色的尊严/属于军人的那部分春天/总是带着血色和冬天的气味/总是呼啸而来/而军人依然坦露所的真诚/给春天应有的尊重/死神也总是以残酷的目光观看战争/向军人挑战/请看军人的选择吧——/我的枪声只为正义而响起/和平等于军人的鲜血/军人凝聚着生命的沉淀/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军人都以一种姿势挺立着/他面前的世界/永远是一幅完整的祖国版图 在他看来,军人就是一座丰碑,一尊绿色的尊严,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着正义、和平和祖国。从陆老师的经历来看,他不仅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年7月军校毕业前夕,他三次申请到边防,被分配来到新疆与西藏交界的喀喇昆仑山上一个叫做红河山机务站的地方。在这个海拔米、紫外线是平原一倍、连氧气都吃不饱的机务站上,开始了他13年的高原戍边生涯。13年里,从分队长到宣传干事到政工科长,他常年辗转于部队基层单位蹲点、采访,在这个被誉为“世界的第三极”、被生态学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把这种生活状态诗意地比喻为“在生命边缘舞蹈”。 在高原上,高原病、雪崩、高原猝死、泥石流、洪水、车祸几大生命利剑时常悬在人们的头上。他给我们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故事,一个战友用高压锅做饭,巨大压力使得锅盖弹起,击中面颊而牺牲。烧锅炉的战友,半夜还在加煤,早上起来猝死在床上,毫无感觉。在高原患了感冒,很容易引发脑水肿、肺水肿,六个小时得不到及时救治便会致人身亡……面对这样的环境,他却这样写着: 与雪山为伍/我们和雪山站成一个方队/与雪山为伍/雪山和我们站成一道边关/你这叫喀喇昆仑的山啊/让我如何面对你诉说/一年又一年/雪山和我们对视/不温不火和颜悦色/一年又一年/雪山和我们共同操练/军号声声军歌嘹亮/沉寂的旷野/开满青春的花朵/古典的雪啊/至高无上的雪/一粒一粒/一颗一颗/像母亲的手在一下一下拍着我们的肩膀 这便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淡然、从容,将生命的崇高和雪山的庄重融在了一起。他是敬畏雪山的,敬畏它的高大、它的残酷无情;他又是爱雪山的,爱它的一粒雪、一块石头、一座界碑;他是尊重生命的,为雪山上的绿色生命狂欢不己。在《绿色的蒜苗》一诗中这样描述着:蒜苗会长出绿色/如同士兵要站岗放哨不容怀疑/在我站岗执勤的哨所/蒜苗能不长出绿色成了问题/生长需要的氧气缺:不足平原的一半/生长需要的温度低:摄氏零下三十至四十度/阳光倒是充足/紫外线却是平原的数倍/高原的天空下/绿色女性一样奇缺/老兵杨曾在电视里的绿荫下/感动得泪流满面/这让我们这些新兵大为不解/班长说要让哨所长出绿色/班长说把大蒜剥了皮放到罐头盒里/我们把大蒜剥了皮放到罐头盒里/白生生的蒜头们左看成行右看成列/规规矩矩的样子/让我们想起新兵连阅兵时的方队/侍弄这些蒜苗/成为我们仅次于巡逻执勤的任务/早上浇水上午晒太阳/积雪融化的圣水通过我们的手/滋润蒜头的心窝/看着蒜苗由黄而绿一天天茁壮/班长自言自语/我可以放心地退伍回家了 年,他因为严重的胃病和风湿病不得不选择脱下军装,退役来到石河子,来到石河子电视报任编辑部主任,开始用文字编辑生活。即使在这时,他还是念念不忘在昆仑山的生活,那是他生活的灵魂,又怎能忘却呢。于是,他出版了报告文学集《雪情》,把在昆仑山上的13年生活写在了字里行间,也让我们感受着他对昆仑山上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在石河子电视报担任编辑部主任期间,让他更加深入的接触到了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他用诗描述着生活的真、善、美。在他看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的和谐,需要用心来体会。“我确信,我的目光里/看到的是一种艺术的过程/穿在铁签上的羊肉/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在巴郎的手中/在熊熊烈火中/如欲火的凤凰/噼里啪啦/涅磐了/鲜亮了/生动了/一种叫孜然的香味/诱惑着我的嗅觉/弥漫了新疆/也弥漫了中国。(《亲近羊肉串》)” 而今,从报社走出来,他依然在用行动影响着其他人。年,他和热爱读书、写作,热爱孩子的张青丽老师一起创办了石河子天成作文学堂。他的授课亲和力强,活泼风趣,紧贴实际,易学易懂,接地气,效果好,深受学员的欢迎和家长的认可。 在天成作文的教室里,张贴着他的宣言:专注两件事,写文章,教孩子写文章。 他将文学创作的理念教授给孩子们。 我尊敬他,不仅是他生活的经历,还有他对文学的坚持,20多年的文学之路,记载的已经不是他的生活经历了,而是他生活的态度。他用生活经历作为素材的积累,作为思想的积淀,写出了他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体会的表达。这就是他,一个拥有着对生活的敏感、细腻,富有诗情的文人;一个敬畏生命而又曾戍守在生命禁区的军人。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他又要进行新的征程。他说,近年来的创作将围绕三个方面的生活积累:故乡生活,军营生活、都市生活。把故乡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散文集《故乡的风》、诗集《花落民间》;把军人形象在散文集《在生命边缘舞蹈》、诗集《与雪山为伍》、小说《雪殇》中丰满的展现出来;展现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在诗集《花落民间》、小说《报社》中刻画出当今社会的横截面。 生活的态度就是文学的态度。在陆宏宇老师的身上,是生活在进行着文学创作,还是文学创作在进行着他的生活,我无法辨别,但他已经将生活和文学融在了一起。不禁反问自己,我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吗? 陆宏宇原创 路人字吧,我在这里等你! 赞赏 人赞赏 昆明白癜风正规医院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152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