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两年行动方案(-)》明确:自年10月1日起,海口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近期,海口市各区联动多个部门多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宣传的同时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设施设备,加大垃圾分类的推进力度,呼吁市民全力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养成环保绿色的生活习惯。截至目前,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分类实效初步显现、资源化回收利用率不断提升、督导员和垃圾桶配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李传华摄 秀英区: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阿公,您慢点走。”12月1日一大早,秀英区海秀街道海悦东方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费华明就来到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见到小区75岁的李大爷前来投放垃圾,费华明热情地接过大爷手里的垃圾,确认分类无误后,投入到相对应的垃圾桶内。 “我每天早上和晚上垃圾投放时间段内都在,主要是协助和督促小区的业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现在大家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费华明说道。 在秀英区,像费华明一样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越来越多。该区在居民小区配齐“五规范”(分类容器、分类运输设备、分类公示牌、分类宣传栏、分类标识)标准基础上,根据群众需求,以人为本,在投放点增设照明灯、洗手台、破袋器、视频监控、智能垃圾降解机等服务设备,通过督导员和志愿者值岗等方式实现“定时定点”投放,进一步助推垃圾分类工作,深受辖区居民好评。 海秀街道储运小区作为首个“三无”小区垃圾分类示范试点,秀英区给储运小区配齐了垃圾分类设备,在以海口市规范性的标准打造之外,同样聘请了督导员和志愿者值岗,登记垃圾去向、制定奖惩措施,进一步推进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据了解,海秀街道、社区还对垃圾分类督导员组织开展上岗培训,使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准确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知识和技巧,了解海口市垃圾分类的标准。在早晚两个集中投放时间段,指导居民进行正确分类,并对居民进行宣传、监督和服务,告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对居民提出的难点问题进行解答。 此外,垃圾分类督导员、志愿者还采取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的形式,向每一户家庭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耐心地为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有关知识,比如生活垃圾的分类类别、投放方式以及有害垃圾的处理方法等,引导居民从环境卫生、文明生活的角度,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保持小区环境卫生整洁干净。 小朋友阅读垃圾分类知识手册。曾楚媛摄 龙华区:寓教于乐游戏里学知识12月15日上午,“做好垃圾分类,倡导全面禁塑,厉行勤俭节约”绿色生活宣传进社区活动在龙华区滨濂同心文化广场举行。龙华区海垦街道副主任李受翔介绍,活动通过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引导大家践行垃圾分类。 有奖知识问答、垃圾分类桌游、你画我猜、快问快答……活动现场带来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垃圾分类普及小游戏,受到居民的点赞热捧。 “这个红色的桶放置什么垃圾?”“塑料瓶属于什么垃圾?”“废药品是什么垃圾?”在活动有奖问答环节,志愿者设置了不同的问题供市民参与,并由此展开垃圾分类方法的详细讲解。“我们要让市民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了解到垃圾分类的方法,还要认识到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从不会到会,从会到自觉参与的转变。”海口市志愿者服务联合会志愿者张先生介绍道。 “过去只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次参与了这么多游戏,我很快就全方位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也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以后我要以身作则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并把学到的知识教给更多的人,为我们美好的社区建设出一份力!”海垦街道滨濂新村小区居民田女士说道。 生活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垃圾虽小,却连着民生,牵着文明。“我们要让市民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积极推动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中。”李受翔介绍,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更好地督促指导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海垦街道组织街道干部、各社区干部参加垃圾分类知识测试,提高街道及社区干部垃圾分类知识水平。 据了解,目前海垦街道已开展垃圾分类的点位共计个,均已配备分类垃圾桶。接下来海垦街道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街道、社区干部及物业小区、市场等点位督导员培训工作,以点带面扩大辐射周边小区,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李鑫摄 琼山区:加强培训提高分类正确率为进一步落实海口市垃圾分类工作,自10月1日全面实行垃圾分类以来,琼山区凤翔街道不断探索垃圾分类新举措,集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动员。目前琼山区凤翔街道垃圾分类成效初显,回收利用率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垃圾桶“四分”配置基本实现各街道全覆盖。 11月18日至30日,琼山区凤翔街道办事处举办为期12天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凤翔街道辖区内7个社区,共97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参加。 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为参训学员从垃圾分类基本知识,省、市、区有关垃圾分类的政策,督导员岗位职责,督导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讲解。 据了解,此次培训采用“2+2+2”的形式开展,即以社区为单位进行2个课时理论知识讲解、2个课时试岗和讲解、2个课时集中考试。通过考试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发放《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岗证》,即日上岗。 “上岗后,我们每天上午7点至9点,晚上6点至8点,在垃圾投放点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面对面向居民讲解分类知识,纠正错误分类。”垃圾分类督导员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导,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放精准率,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除了组织培训强化督导员队伍建设外,凤翔街道还充分利用LED滚动屏幕、宣传栏展示垃圾分类知识;入社区、入家庭举办相关培训;在小区及街道各点位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不断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 “在试点阶段,我们街道选定鹏盛家园、金科嘉园、房改办小区、大园里居民区、凤翔新村等,作为街道垃圾分类试点单位,严格落实垃圾分类‘五规范’。”凤翔街道工委委员、武装部长杨卓霖介绍,经过两个多月的宣传和督导,各试点分类成效明显,鹏盛家园和金科嘉园垃圾分类的正确率达到了80%,凤翔新村和椰岛华庭垃圾分类的正确率更是达到90%。 垃圾分类督导员引导市民正确投放垃圾。曾楚媛摄 美兰区:垃圾分类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213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