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承德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周仲明,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物联网首席科学家丁险峰出席签约仪式并分别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丽虹主持签约仪式。当前,承德高铁时代到来,与北京直连光纤的正式开通,为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特别是此次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度合作,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说到大数据产业与承德,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这类近年大热的高科技词汇离我们很远,但其实,承德与大数据产业很早就联系在了一起,承德在大数据产业的布局,也早就已经开始了。●早于年9月中关村管委会与承德市政府就签署过战略合作协议,一个时期以来,通过干部挂职交流、互访对接、考察推介、项目引荐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创新合作并取得明显效。●年,中关村便与承德共同签署协议,围绕共同建立“2+3”合作体系,构建“领创空间+协同创新共同体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服务平台,促进大数据、节能环保、大健康三大重点合作领域产业融合,开启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年11月21日,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北京城建第三投资公司宣布,将在河北滦平建设全国首个物联网生活小镇。●年,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核心团队造访承德,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变成现实,打造了环京区域数据中心发展的新机遇。●年,全国首个供热行业大数据中心落地承德近年来,我市重点布局高新区至承德县县城滦河大数据经济带,德鸣、中经承园等大数据中心建成后,机柜数量将达到3万个,主城区重点应用场景5G基站实现全覆盖,沿京承高速、高铁两条96芯直通光缆已形成双回路,与北京实现网络同城化,实现数据传输提质增速。中科曙光科创中心、姚建铨院士工作站、南开大学研究院相继落地,石油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走在了石油勘探的前列。承德大数据产业对接会现场截至目前,华明服务外包产业园个坐席投入运营,博彦科技、网联商务、翔睿网络等企业落户承德。人社部在承德设立了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微软IT学院落户承德,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成为国内首家大数据专业学院,年首批本科生毕业。●全市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快速发展,河钢承钢等7家企业获批河北省数字化车间,家企业被列为河北省两化融合重点企业;●智慧承德云平台、城市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投入运营;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与国家、省远程医疗中心实现对接,与省内外11医院、12医院实现互通;●“一部手机游承德”投入使用,实现全方位个性化旅游定制服务。承德已实现集数据存储、研发、应用全链条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集科技研发、人才培训、企业承接等配套服务日臻完善,承德数字经济正在向集聚、集约、集群化方向发展。而这些成绩之所以能够实现,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有承德自身优势的助推。在政策利好方面:从国家层面来看:年,国务院颁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均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资源共享;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网信办正式批复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年,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的《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中提出,将承德建设为京津冀旅游大数据示范区;年,京冀两地签署的《京冀“6+1”战略合作协议》中将承德确定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的核心支撑城市;年,工信部颁发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年)》中将承德列为重点支持范围。从河北省层面来看: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大数据产业和资源的显著聚集区域,所拥有的数据体量约占全国的70%-80%,《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岀:支持承德建设“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年,河北省“大智移云”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中提出:预计到年,河北省大数据产业相关业务收入力争达到亿元,将承德打造成国家旅游大数据产业示范区。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年)》中,承德的发展方向为强化大数据灾备基地功能,打造旅游大数据产业中心,推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从承德市层面来看: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机构,制定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将大数据产业列为承德“十大绿色产业”之一。从承德自身优势方面来看:承德位于京津冀核心区域,在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核心功能区,是全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承德位于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势明显。定位“国家绿色大数据中心”01承德在河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是京、津、冀、内蒙古地区建立大数据中心的最佳适宜地。是“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的核心支撑城市。“京沈高铁”+“空中走廊”02承德普宁机场的通航,让承德“空中走廊”正式打通。另外,年底京沈高铁将通车,高铁开通后等于将承德与华北、华东、西南、东北快速连接起来,从而拉近了承德与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城市的空间距离,使承德的经济文化活动真正融入京津冀都市圈中。“京沈高铁”+“空中走廊”,承德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然环境“德”天独厚03随着机场、高铁、高速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政策及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也为承德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不仅如此,承德还具备发展数据中心行业的自然优势,承德气候冷凉,全年气温10℃以下天数占比57.2%的自然环境优势;承德不处于地震带,且地下基岩构造非常稳定,并不存在破损和断裂现象,当周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时,坚固的基岩构造更是能保护这座城市不受地震的影响。无疑,在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级大数据中心、承接北京高等级数据中心外溢方面,承德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是京津冀主数据中心和同城备份中心的首选地,必将实现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承德虽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但要想大数据产业在承德得以深度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城市品牌影响力较小无法充分吸引投资,高新区目前的基础设施配套尚待完善以及大数据+产业对接力度和技术支撑不够等。未来,承德的大数据产业之路还很长。如果说,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彻底改变了贵阳,那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会不会彻底改变承德?南贵阳北承德,双城交付的盛况能实现吗?承德可以成为贵阳之后下一个“大数据之城”吗?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聊聊~来源:今日头条,河北印象转发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承德:交了全额取暖费,缘何供暖却被停?热力公司这样解释 ●承德县招聘求职便民贴 ●警惕!北京新增一中风险地区!3名确诊病例密接者曾乘高铁途经河北7站;承德县新冠疫苗可以接受预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213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