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海魏红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其中环保和交通是先行领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没有交通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就没有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是绿色转移、绿色升级,根据绿色化的要求升级转移或就地升级,或按照新的环保标准就地升级。在面对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急需绿色金融创新,以绿色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突破,将环保、节能、低碳作为投融资决策的考量依据,通过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绿色转移、环境保护、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项目,包括转变落后生产技术、提高能效、降低污染等在内的项目,进行资金支持,促进环境改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 20世纪以来,全球工业经济和消费得到极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资源和环境日趋恶化,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绿色发展和绿色增长十分紧迫。世界银行年5月研究报告《包容性绿色增长(InclusiveGreenGrowth)》,对新古典增长理论,也就是GDP的增长来自有形资本、人力和生产率的增长这一论断提出质疑,因为新古典增长模式没有意识到经济生产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所以世界银行最新的环境战略提出要走“绿色、包容、高效、可承负”的增长道路,即绿色增长。如今,绿色增长已经成为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欧盟以“智慧、绿色和包容性增长”战略取代了年的里斯本战略;韩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丹麦、挪威等国发起成立全球绿色增长机构(GGGI),在多个国家推行绿色增长计划;经合组织(OECD)也提出绿色增长战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绿色经济行动合作(PAGE)框架;联合国产业发展机构(UNIDO)也推出绿色产业拓展方案;丹麦、墨西哥、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政府都已经采取实际行动,试图引领绿色增长潮流。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绿色需求或绿色消费、绿色供给或绿色生产。 金融是绿色经济的催化剂,经济向环境友好转型的实践需要大量迅速增长的投资。而绿色金融作为支撑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的金融要素的总和,其创新力度和广度攸关绿色增长。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核心就是要通过绿色金融机制创新和绿色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融资服务,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增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成为新常态,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资源环境容量的制约,迫切需要加快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效率,形成金融与绿色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该方案提出,面对“新常态”所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阶段性特征,“十三五”期间,绿色金融体系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包括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出若干建议,其中包括“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年1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全环境政策体系部分,强调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 绿色金融发展国际借鉴 绿色金融要求金融业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同时,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现阶段,绿色金融的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