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分析 侯刚波,张伟,温小翠,赵曙梅 (中共沙河市委党校,河北沙河) 摘要:玻璃是沙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玻璃行业的发展对沙河经济的转型至关重要。近期,国家把平板玻璃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沙河玻璃产业的路在何方?参考国外成熟的发展模式,结合本地特色,思考如何提升玻璃产品的文化价值、知名度和附加值,本文将从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上给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分析。 关键词:玻璃;文化创意;制约因素;思路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 一、玻璃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玻璃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中东部地区。玻璃行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近年来,国家把平板玻璃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提高了玻璃行业的准入门槛。但截止目前,没有出现很好的玻璃替代品,玻璃在应用领域的地位无法撼动。 沙河市地处河北省南部,玻璃产业是沙河市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平板玻璃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沙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玻璃城”的美誉。“十二五”期间,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普通平板玻璃市场需求的增速放缓,出现了产能供过于求的现象。玻璃行业应在延伸产业链,提高玻璃深加工率和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而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发起“玻璃工作室运动”,让玻璃彻底改变了其生产材料的属性,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媒介掌控在艺术家手中。我们也可以把法国的DAUM、LALIQUE等玻璃艺术品牌建设看成玻璃文化推广的成功模式,这种有效的尝试早在1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法国,玻璃在具备生产材料属性的同时,它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也得到了较好的展示,这些成功的经验印证了玻璃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基于此,沙河市应坚持把文化创意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文化创意与玻璃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注入文化元素,做足做好玻璃文化创意文章,大力发展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力争使玻璃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市玻璃产业经济增长亮点和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二、沙河玻璃文化创意产业的制约因素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高潮的兴起,沙河的玻璃行业发展迅猛。伴随着玻璃原片企业的扩张,玻璃深加工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玻璃深加工产品是提升玻璃产品附加值最重要的渠道,是文化创意最直接的载体,但是,在玻璃深加工领域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第一,人才双瓶颈,创意研发少。人才呈现双瓶颈,即缺乏创意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人才面临瓶颈,创意研发就是一种奢望。创意研发是玻璃制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截至年9月,全市共有各类人才人。据不完全统计,沙河市辖区内的文化艺术人才共有人,专业结构上以美术、舞蹈为主,音乐、文学等专业占有一定比例。高级职称占1.4%,中级职称占10%,其余88.6%为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以上数据表明,我市在玻璃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缺乏。创意需要人才,创意的落实更需要技能人才,人才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根据对沙河市玻璃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的调查,这些从业人员中只有0.6%的人是玻璃相关专业毕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玻璃企业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岗位技能培训。据企业一线不完全学历调查显示,大专或以上毕业占7.5%,高中程度占42.8%,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40.7%,各企业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中无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而无任何职业技能证书的却占98%,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沙河市玻璃创意人才和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第二,缺少知名品牌和创意营销。品牌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标识,品牌的美誉度影响产品增值空间的大小。同款产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却呈现较大差异,原因有二,一是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刊载的公开资料显示,年中国玻璃十大品牌企业中沙河玻璃品牌无一上榜。这表明,沙河本地玻璃企业在品牌塑造,产品知名商标申报等方面和行业标杆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缺乏专业营销团队及创意营销策略。沙河玻璃企业存在一种现象:只管生产,营销环节外包。这样虽然使企业能更专注于生产,但是,却使自己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品牌,另一个是营销,在品牌知名度有限的情况下,营销就成为提高产品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企业却将营销环节外包,这样就使企业面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处境。而在营销上,也没有结合自身产品特色和市场情况进行创意化营销,主要是以价格战为主,缺乏灵活的、多层次、立体式的营销体系,营销水平普遍偏低。 第三,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据相关部门统计,沙河玻璃深加工企业有多家,由于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资金有限,玻璃深加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的功能性趋同,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生产移动门、隔断,或者酒吧、KTV、酒店等地的装饰玻璃。工艺也都类似,大多数企业都采用冰花、镭射、3D车刻、沙雕、魔幻5D等工艺。在功能趋同、工艺类似的前提下,玻璃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缺少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差异化的产品。结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是玻璃深加工产品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自己企业特色的关键。 第四,政策引导力度不足,缺乏细分行业规划。政府在玻璃深加工方面政策引导力度不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引进新材料、高科技产业上,在玻璃深加工市场上更多地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调控,节能减排,上环保设施,在企业政策扶持、资金补贴、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在园区规划上,更多的是产业布局,缺乏细分行业规划,与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行业配套不足,存在产城脱节现象,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住宅建设、市民公园、图书馆、餐饮娱乐、运动健身等配套设施建设缺乏或滞后,人们不能充分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 三、沙河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玻璃产业作为一种能源消耗型产业,未来势必会从沙河整体的产业结构中循序渐进地退出,但是,只要玻璃还是建筑装饰材料,那么,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就有其存在价值,既使出现了替代玻璃产品的新材料,玻璃文化创意产业依然会在玻璃产业的历史长河中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沙河玻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立足自身玻璃产业的优势,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二产和三产互动,依托二产深度挖掘三产潜力。 发展思路: 依托沙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和“入园即旅游”的发展新理念,以人文、绿色、科技作为园区支撑,重点打造的“一轴两核五区”文化创意工程。即以纬三路为景观轴,强化沙河市艺术玻璃创意中心和沙河市玻璃技术研究院的职能,建设以玻璃雕塑主题公园、玻璃博物馆、玻璃制品市集、玻璃文化创意工坊(玻璃艺术大师工作室)、玻璃艺术品展销市场等场馆为主片区,整合纬三路两侧已有的各玻璃展厅、玻璃商展中心等场馆,构建融合旅游、休闲、科普、观光、企业文化及产品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旅游园区。这一基于玻璃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的新型旅游经济模式,主打差异化和特色化,必将填补国内旅游空白,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具体对策: (一)重点打造人文创意、科技研发双引擎 依托沙河市玻璃技术研究院、沙河市艺术玻璃创意中心,打造科技研发和人文创意双引擎,助推玻璃产业转型升级。大多数工艺品,如:景泰蓝、骨瓷、紫砂、彩陶、青瓷、刀剑、铁画、皮影、石雕、玉雕等等不胜枚举,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浓厚渊源,正是文化因素的注入,才使得工艺品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才得以不断发展。沙河市为进一步引领深加工企业提升玻璃制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于年成立了沙河市艺术玻璃创意中心。该中心是从事推动沙河艺术玻璃创意研发设计发展和品牌系统构建的专业机构。未来,强化创意中心职能,加大创意研发,加强与地方志办公室、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等机构互动,为玻璃制品注入文化元素。 在技术创新上,沙河市先后投入万,建设玻璃技术研究院,该院成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推动沙河玻璃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投资90亿元,高标准谋划建设了鑫磊、正玻、德盛等多个玻璃文化艺术小区,培育发展了文化创意及玻璃艺术刻绘企业余家,培育了雅美、汇美、宝石来、志河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年生产加工各类艺术玻璃万重量箱,实现产值亿元,增加值30亿元。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沙河现代功能与艺术玻璃特色产业基地。但是,此类玻璃艺术刻绘多侧重功能型的移动门、隔断,艺术类产品少,批量生产多,个性化产品少。未来的科研应更加注重工艺制作技巧上的创新,如:彩绘、版画、刨光、吹制、釉彩等,使玻璃制品具有鲜活的色彩和生命。 (二)注入创意文化内涵,细化一轴两核五区功能 纬三路景观轴。纬三路连接高速路口,是认识沙河市的第一形象窗口。在完善纬三路及两侧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尽量集合玻璃特色和文化内涵,将纬三路打造成为一条具有沙河特色的景观轴。在已有绿化的基础上,加入玻璃文化创意元素,开辟多个小型玻璃主题雕塑广场或玻璃驿馆,利用玻璃色彩多样的特点,制作玻璃人物雕塑、玻璃花卉、玻璃动物雕塑、玻璃岗亭、玻璃公交站牌、玻璃地景、玻璃山景等景观,利用太阳能玻璃发电,并配置部分灯光,打造一条玻璃文化创意景观轴。 强化沙河市艺术玻璃创意中心和沙河市玻璃技术研究院的双核职能,从文化、技术创新等角度引领玻璃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主要定位是从事传统文化发掘、文化创意研发和玻璃技术创新,尝试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为沙河市玻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意和技术方面的双支撑。确保沙河玻璃深加工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新建沙河市玻璃博物馆。它的定位是展示沙河玻璃文化发展历程、玻璃艺术品收集、玻璃相关影视宣传介绍和科普休闲的基地。可借鉴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将沙河玻璃近40年的辉煌历程、玻璃制品、玻璃相关仪器和发展中的精彩故事呈现,为市民、外地客商和专家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沙河玻璃历史的场所,建造一座集展示、游览、科普功能于一身的具有沙河特色的玻璃博物馆。 玻璃文化创意工坊是一个特色玻璃制品制作工坊。沙河有自己的玻璃深加工市场,但是,目前玻璃深加工市场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功能性太强,缺乏个性和特色。应新建玻璃文化创意工坊。一则,邀请国外大师来华授艺,如:卡洛·斯卡帕、戴尔·奇胡利、大卫·瑞基等大师来我市授艺,他们是建筑界、艺术界大师,也是将玻璃铸造、吹制与自己的专长结合的玻璃艺术大师。同时,吸引国内在玻璃技术品制作上有一技之长的大师来我市授艺,如:李光华等。以李光华为带头人的技术研发小组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能够制作完成大型吹制艺术玻璃制品的团队。通过国内外大师来我市授课,结合文化内涵,制作出特色的玻璃工艺品,如:玻璃球水浒战将,玻璃碗京剧脸谱、灯彩兵马俑、艺术烛杯等特色产品。这些特色玻璃制品可作为旅游商品供游客购买;二则,增加热玻璃吹制、灯工制作、热熔玻璃、玻璃彩绘、喷砂玻璃等一系列玻璃制作过程,让游客在玻璃文化创意工坊可以体验制作玻璃制品的乐趣。 玻璃制品市集的定位是外地中小散户批发或游客购买、欣赏玻璃制品的集市。沙河市是玻璃之城,但是,却没有一个针对外地中小散户批发或游客开放的类似温州小商品市场或宜兴紫砂商品市场一样的玻璃制品市集。可供外地游客选择的、有特色的、便携的、有纪念意义的玻璃制品较少。如:玻璃玩具、玻璃摆件、玻璃挂饰、玻璃器皿等各式制品。玻璃制品市集和创意工坊是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能够将客户的第一需求及时反馈出来,根据客户需求,利用玻璃文化创意中心和玻璃创意工坊适时制作出相应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需求和产品完美对接。 玻璃艺术品展销市场侧重点在玻璃艺术品的展销,依托玻璃深加工市场、沙河玻璃商展中心和新建的玻璃制品市集,高规格建设玻璃艺术品展销市场,使其形成一条“研发—制造—展览—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提升玻璃产业地位和形象的体现,是树立行业标杆的旗帜性景点。通过展销带动外来人员在沙河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消费。 通过上述一轴两核五区的建设,沙河定会形成一个以玻璃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特色鲜明,功能明确的绿色、环保、科技的新型旅游园区。 (三)铸就五星品牌,树立品牌营销战略 一个品牌的塑造,离不开文化内核,就像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一样。捷克的百年水晶品牌MOSER,芬兰IITTALA,瑞典的皇室品牌KOSTABODA,意大利的经典吹制品牌VENINI等,我们在这些耳熟能详的玻璃制品品牌中,都能清晰的找到其独特的审美魅力,这就是文化赋予品牌的内涵所在。沙河在玻璃产品品牌建设的道路上也在不断前进。如:年,首届沙河市“逸致杯”艺术玻璃创意设计大赛我市举行。主要是为提高企业的创新与维权意识,激励设计人员的创作热情,宣传沙河艺术玻璃文化,但是此次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即,参赛作品只能是衣柜门玻璃效果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玻璃文化创意的发掘,没能体现出玻璃制品的多样性和特色。 未来,在沙河玻璃品牌的塑造上,要整合力量做宣传,将各企业宣传资金、力量集合起来,在央视、手机客户端、高端杂志等媒体上做宣传,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打造“沙河玻璃智造”五星品牌,在市场上形成口碑,形成类似捷克的MOSER,芬兰IITTALA,瑞典的KOSTABODA,意大利的VENINI等品牌效应,只要提到玻璃及相关制品,“沙河玻璃智造”要成为人们的首选。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产品做到客户的心里,这就是品牌营销的最高境界。在做大做强“沙河玻璃智造”品牌的前提下,设立各企业玻璃产品子品牌,实现整体突破,多点发展的策略,整体提升沙河玻璃产业品牌。 附: 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162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