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富饶美丽幸福

发布时间:2017-4-7 13:55:01   点击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茶陵县提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建成湘赣边界中心县”的奋斗目标。全县上下务必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新理念开辟发展新境界,努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茶陵。

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转型升级新动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一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以创新驱动助推工业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在新能源、家具制造、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进有色金属、生猪养殖、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升档,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园区与龙头共建、品牌与市场齐抓,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水平。以全域旅游带动三产升温,立足“一山一湖一城一府一园”旅游大格局,扎实实施“鹰击长空”旅游开发计划,奋力打造湘赣边界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县。二是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企业帮扶年”、“项目攻坚年”活动,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大力扶持湘南皮革、富盛针织、春程门业等一批潜力足、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吸引优秀人才“精英创业”,引导本地劳动力“草根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大学生“实训创业”,积极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三是加快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实现“切弯取直”迈上中高端,形成抢先优势。加快“百事通”、田野生态农业园等“互联网+”模式发展,做好做实新型业态,真正让新型业态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器”。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均衡融合新格局

协调发展,既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一是推动党建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推动经济发展,核心在于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精力凝聚到发展上来,把行动引导到发展上来。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加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和“目标倒逼法”,真正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二是推动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关系。拓展发展空间,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着力打造“一心两轴一带五区”城市发展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建好“地上”与“地下”、软件与硬件配套设施,提高城市承载力。培育特色城镇,建设腰潞、秩堂、高陇等一批中心镇、工业强镇、商贸大镇、农业重镇、生态美镇、边界要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三是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增强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县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广电中心等文化项目建设。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深入挖掘茶文化、进士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文化内涵,塑造茶陵独有的城市形象和品格。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茶陵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一是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坚持“含绿量”就是“含金量”,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实现环境指数与产业指标同步提升、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全面落实省定生态功能区规划,以山、林、水、田、路为基本生态要素,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确定生态重点建设和保护区域,划定耕地、林地、森林、湿地、水体等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项目源头防控,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二是促进绿色环境建设。强化东阳湖、湖里湿地、洣水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推进东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继续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加强国有林场建设,坚持“大栽树、栽大树,年年栽、人人栽”,确保一栽成绿、一栽成林、一栽成景,形成大绿大美的城乡景观。建立更加完备的执法体系,实施更加严厉的执法手段,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三是促进绿色风尚形成。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快建设一批绿色乡镇、绿色单位、绿色企业、绿色社区,不断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四、坚持开放发展,再造内外联动新优势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必须把茶陵发展放在全省、全国甚至全球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优势。一是借力发展大战略。“一带一路”、“一带一部”、“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为茶陵开放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湘赣边区产业发展链,建立健全外引内联、互利共赢的开放体系,加快推动交通、经贸、产业、人文等与周边地区全方位互动融合,在实现国家、省市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二是深化区域大合作。推动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加快实施,加强与永兴、莲花、井冈山等周边县市的协同发展,与周边区县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培育产业集群,共同争取政策资金。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清水塘工业区搬迁良好机遇,坚持引进外资外商与“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相结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三是全力招引大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围绕建成“中心县”目标,走产业集群招商、链条招商、专业招商之路,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在建筑建材、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的配套延伸上,找准对象,搞好对接,择商选资。通过以商招商,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和“扎堆效益”。

  

五、坚持共享发展,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

  

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推动社会保障高层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力度,抓好公办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推进移民产业园项目,加大移民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促进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协调发展。二是推动公共服务高水平。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投入、优先发展的位置,着力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持续调整中小学布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医疗水平,完善乡镇卫计办和中医馆、标准化村卫生室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县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广电中心等文化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三是推动社会治理高水准。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用真心、下真功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平安茶陵”、“法治茶陵”建设,构建立体化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打击和整治力度,着力构筑全方位公共安全网。加强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深化企业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监管,切实消除各类隐患,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持续增长机制,充分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十个到村到户”的要求,深入实施农村幸福安居等扶贫开发“八大工程”;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撤队。压实脱贫工作责任,健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一票否决”等工作机制。举全县之力、尽非常之责、用非常之策、创非常之绩,确保年底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县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彭新军:中共茶陵县委书记)

简介

⊙湖南智库联盟湖南智库协同中心:

湖南智库旨在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成果,联合调研、协同创新,研究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为地方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主要刊物:《湖南智库》

⊙湖南智库联盟网: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153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