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校长为各位家长推荐文章妈妈不识字,却

发布时间:2017-3-28 17:35:59   点击数:

  妈妈不识字却是“教育家” (节选)

 

  吃过稀粥就着红薯的晚饭后,妈妈翻遍了全家墙柜上的所有匣子和炕席底下,只找出1块7毛多钱。但是,妈妈出去东借西凑了6块钱,为我买了那本词典。我成了全班唯一拥有《现代汉语词典》的人,年暑假,我成为班上唯一考上师范学校的学生。从表面上看,妈妈当年为我买词典的投资是全家储蓄的3倍多;但从本质上看,是妈妈对我有不止3倍的坚定信心。不是妈妈看到我有出息,才有信心舍得为我投资,而是妈妈对我有信心舍得为我投资,我才有了后来的出息。

  年冬天,正是全国文学创作和文学函授热的时候。面对6元、8元、12元、16元、36元等不同的文学函授学费,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学费36元的《人民文学》函授。我写信告诉爸爸我的想法,一周后收到爸爸寄给我的一张40元钱的绿色汇款单和一封信。只上过4年学的爸爸在信里说:“这是咱们家借来买化肥的钱。你妈说,少买一袋化肥,最多也就是少打一季粮食;失去一次学习机会,可能耽误孩子一辈子前程。”这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也更让我认识到,我妈妈才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虽然我没有成为作家,但我成了我们本村本家族第一个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人,在年11月的中国教育报上;我成为了我们本村本家族第一个出版图书的人,年4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书。

  今天我之所以能够当老师、做研究、发表文章、出版图书、主讲教育教学节目,都是因为我有一位非常有思想、有智慧、有品位的好妈妈。

  40多年前,我们家满屋子挂着生产队发给各家各户的毛主席像。妈妈经常对我们说:“要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你们哪念得了书啊!”“要是在过去,你们早给大户人家当小半活儿(童工)去了!”从妈妈的眼神和话语里,我们感受到了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幸福,从小就特别感恩。

  妈妈为了特别警示我们不学坏人,经常在公社召开公捕公判大会时,到学校给我们请假,让我们到5公里外的公社亲眼看看罪犯的下场。看到罪犯被五花大绑捆起来,我不断坚定了不能学坏、要做好人的决心。

  妈妈做人认真,做事追求完美。她从不说谎话,更不允许我们说谎话。她说:“做错事我不打你们、不骂你们,但只要让我知道你们谁说瞎话,我决不轻饶。”她做衣服特别认真,总是比划来,比划去;左看看,右瞧瞧。只要不满意就一定立即拆开重做,直到满意为止。她常对我们说:“谁也别跟我说凑合!凑合还不如不做。”

  妈妈的崇高境界让她有了无穷无尽的爱。“好东西要大伙儿吃!”是妈妈的口头禅。她从来没有自己单独吃过任何好东西。生活困难的年代,妈妈总是把锅底的稠粥盛给我爷爷。每当有好东西时,她总是分给这个,分给那个,甚至分给街坊邻居的孩子,或者留给亲戚吃。在得知有个孩子出生三天后妈妈就去世的消息时,我妈妈立即带着吃奶的孩子到多公里远的地方,把那个孩子接回家奶养到6岁。现在我的那个弟弟及其一家人对我的爸爸、妈妈特别好。

  “不看人家的短儿,就学人家的好儿,干成个像样儿的事儿,不白活一辈子!”妈妈经常这样教育我们,她自己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美丽、善良、伟大的妈妈虽然没有教过我认过一个字,但却教会我一生怎么做人——说人话,干人事,有人味,做事就要做好!因着妈妈的境界,我不断走向更大的世界,深深地体会到了家长的品位、格局和境界高度,才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线!

  (作者:李世杰,系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家风与好习惯培养课题组组长)

  《中国教育报》年11月24日第9版

这里有老师上课的风采,有班主任动人的故事,有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校友的青春印记。从美丽的小花园到高标准的体育场,从明亮的教学楼到高配置的专用教室,从办学方针到招生政策,从放假通知到考试表彰,我们为您展示清中的角角落落、点点滴滴。









































白淀风
治白癜风的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152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