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燃,生于年,就读于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学习成绩优秀,担任初中部学生会主席。李卓燃经常参加全国、市区及社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并多次获奖。曾获得过“中仓杯争当小小楼门文化人”社区青少年楼门文化作品征集活动特等奖项。小公民的建言书李卓燃说,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很节俭,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孩子。有一次,他跟爸爸妈妈去老乡家串门,看到他们家有一个房间和厨房都没人,但是灯却亮着,他就顺手把灯给关上了。那时,李卓燃只有三岁,由于在家养成了“人走灯灭”的习惯,即使到了外面也还能保持。这件事让老乡很吃惊,连连夸他“年纪小却会过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懂得这种‘会过日子’,就是节能消费的一种表现。”李卓燃说。这种绿色消费不仅能给家庭节省日常花销,同样也为国家节省了能源。自从明白了这小小的举动能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之后,李卓燃更加有意识地坚持着自己的节能行为。在他看来,这是作为地球的小公民、城市的小主人应当承担的一种责任。他积极主动地阅读宣传册、到图书馆查找书籍,学习了解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等方面的知识,用以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年,由他撰写的《节能减排建言书》在《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学校—社会行动》项目举办的“青少年节能减排优秀建议书”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建言书”。落到实处的环保建言这份建言书绝不只是口头上的决心,更体现在李卓燃的日常生活中。他的一言一行,都与建言书中的文字相符。他珍惜每一滴水、随手关紧水龙头、提倡一水多用。家里为了节约水,只有窗帘、被罩等大件物品用洗衣机,衣服裤子基本上全部是手洗。李卓燃也自己动手洗自己的袜子、T恤衫等小件衣物,帮家里节约用水。出外活动时,他都自备水壶,不买瓶装水、不买碳酸饮料。他做到节约用电。家里空调的使用由他掌管,每年只有最热的几天才会使用空调,而且温度都严格控制在26度以上,无人时不开空调。在李卓燃的建议下,家中所有的照明灯具全部改用了优质节能灯,在自然光照较好时,尽量少用照明灯具。大家也都保持着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电视等电器设备的好习惯,做到人走电停。家里的电脑、电视及机顶盒,在不用的时候就及时关掉,“可别小看这待机模式,这小小的机顶盒,可是家里的‘偷电’高手呢!”李卓燃说。看到新闻里说全世界粮食都短缺,李卓燃就改掉了剩饭的坏习惯,吃饭采取每次少取、不够再添的方式,避免吃不了扔掉而带来的浪费。在饭店吃饭时,他会做到适量点菜,不挑食、不攀比,响应“光盘”行动,避免铺张浪费。不贪吃零食、烧烤、油炸膨化食品、甜食及甜品、不用碳酸饮料及营养保健型饮料取代白开水、很少吃冷饮等等,省下零花钱买书来看,省的钱多了,买的书也多了。书看完了,他也会好好保存,碰到有捐书的活动,都会积极地参加,将书本送给有需要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李卓燃写了一篇《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远离垃圾食品倡议书》,这篇倡议书受到了校长的表扬,并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栏里,吸引同学都来学习。李卓燃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希望能尽可能地节约地球资源。家里来客人了,他收起一次性纸杯,用新消毒的玻璃杯给客人倒水。“我对大家解释说,减少用纸杯就等于多保护了大树,就等于低碳生活。客人们都赞同地笑了。”大家的理解也坚定了李卓燃坚持低碳生活的决心。他喜欢书法,平时基本上都是用报纸来练毛笔字,减少纸张消耗;笔记本的背面用做验算纸,只有写满后我才收起来,积攒到一起再当作废品卖掉。为了减少使用塑料袋,他还建议妈妈专门做了几个漂亮的布袋子,用来去市场买菜。李卓燃说:“这种布袋子既漂亮又实用,还不用花钱,真是一举三得。”而这种旧物再生的环保生活方式,也让李卓燃带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积极发挥创意改造旧物,把包装梨的薄泡沫做成朵朵装饰花、把啤酒瓶盖做成小灯笼。学校举行的晚会上,用作装扮的帽子都是他用旧图书里的彩印纸做成的,既有创意,还很漂亮,得到了同学们的纷纷赞赏。很多同学都说,以后他们也要来尝试这种方式,自己来做服装和装饰品。在李卓然看来,作为一名学生,自己更应该踊跃地加入环保行列,倡导绿色生活,号召更多的人们行动起来:“我们的小手虽然稚嫩,却可以拉起更多节约资源、绿色消费的大手;我们的童心尽管纯真,却也能迸发出保护环境的火热激情。为了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更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小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营造人人讲节能、人人讲减排的良好氛围,争做绿色消费好市民,为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V蓝北京"在此向您和您身边的亲朋好友发出诚挚邀请,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白癜风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146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