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印象 说起「耕种」,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在假日在农地采摘蔬果,与亲友即兴炮制美食等休闲的画面。但「耕种」真的只限于此吗? 近年来,世界各地积极发展的农业不但能美化环境,更促进了社区的融合。为了巩固村民间的关系,并传承民间的传统智能,香港其中一间非牟利组织,救世军牛潭尾社区发展计划与岭南大学合作,先后开展了两个农耕计划,期望借此于牛潭尾(香港新界元朗区的一个郊区)推动社区农业的发展。 开垦?土壤 计划发起人熊法梁先生表示,牛潭尾一带现时并没有足够的可耕地,因此,在之前的合作中,参与同学需要扮演「开荒牛」的角色,与农夫一起开垦杂草丛生的荒地,并在农地附近进行基本的建设。他指出:「牛潭尾以前是一个农耕型的社区,我们期望可以借此计划一方面发挥村民的专长和能力,为社区带来生气和一番新景象;另一方面,则给予年轻人接触乡郊的机会,从而改变他们既有的印象。」 虽然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耕地终因虫害、水浸等威胁而不适合长远使用,但耕种的过程让同学与当地农夫建立了亲厚的关系。计划结束后,他们仍与农夫保持联络,甚至介绍予对农耕感到兴趣的朋友认识,为牛潭尾社区农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可能。 重整?旗鼓 面对着硬件上的局限,熊先生微调下学期的计划内容,借用街坊闲置的农地作耕种计划的据点,并安排同学跟农夫和村民进行口述历史访问,记录牛潭尾的故事。他坦言:「耕种部份未必能够收到实质的成效,社区也难以出现即时的改变,但我们将这次的合作作为试点,期望村民在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对习以为常的农耕生活建立正面的看法。倘若日后我们能扩展这种『化整为零』的模式,连系街坊和区外人士,相信定必让双方各有得益。」透过两次合作,机构、村民和同学都对香港农业和乡郊发展有了新的看法,而同学更发挥「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精神,鼓励身边人白癜风治疗小偏方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