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江海 垂直工厂 用绿色治理打开产城融合新纪元 前言 “垂直工厂”在集约有限的空间内,向天要空间,实现从“平面缩圈”进阶为“立体增长”,打破了人们对于产业空间的传统认识,带来的不止是空间效能的全新提升,更是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未来城市的想象与讨论。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城市一定是绿色低碳、数字化的。今天,小编带大家一同了解下,“数字江海”是如何实现绿色低碳的? 五大示范场景,建设绿色低碳试点区 数字江海作为住建部与上海市“部市合作”首批6个绿色低碳试点区之一,还将打造包括能源重置、高质绿基、零废循环、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在内的绿色低碳五大示范场景,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形成示范引领意义。 能源重置场景↓↓ 低碳建筑 能源孪生 建筑光伏一体化 智能微网 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推广多类型超低能耗建筑示范与光储直柔建筑试点,构建“光-储-充-用”的智能微网系统,打造能碳双控数字化平台。 高质绿基场景↓↓ 光伏绿化一体化(GRPV) 能量公园 %绿化返还 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实现%绿化返还率,建设一座低碳技术集成展示的能量公园。 零废循环场景↓↓ 多级水循环系统 建筑垃圾迭代 构建多级水循环系统,打造建筑垃圾零排放循环模式。 绿色出行场景↓↓ 弹性共建的慢行系统 智慧通勤系统 构建共享的慢行系统,布局适应多种使用情景的道路绿化设施带,打造智慧通勤的无人车系统。 低碳生活场景↓↓ 低碳生活圈 碳普惠机制 企业交流圈 营造低碳生活圈,编制低碳街区建构手册;构建低碳企业的交流圈,探索试点区碳普惠机制。 能碳双控,迈出实践第一步 当下,数字江海对于这五大示范场景的蓝图构想已经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项目联合北京清大科越打造了“能碳双控平台”,推动从能源管控向能碳双控转变,打造清洁能源体系,平衡能源供需,提升用能效率,减少碳排放。而这个平台的研究和发展载体企业,正计划落户“垂直工厂”。 在未来,数字江海“垂直工厂” 光伏能源收集 气温30℃、日照指数达到最高 平台将优先收集光伏能源 通过实施建筑光伏一体化 数字江海区域内光伏发电可达到14.16MW 年平均发电量为万kWh 每年减碳量约为吨 数字江海还将通过对苗木设置数字标签进行管控 实现绿化%返还 (现状绿化面积62.71公顷,建成后绿化面积68.96公顷) 仅为举例 通过能碳管理平台,园区在保障企业用能的基础上,将实现多能互补协同优化,完成能量智慧调度管理。同时,能碳管理平台还将实现建筑用能、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废弃物处理、碳汇吸收五大维度的碳排放实时监测与核算,为园区企业提供科学便捷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平台,帮助我们摸清“碳家底”,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减碳计划。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江海作为上海“五个新城”建设转型示范引领项目,是上海第一个用全新的规划理念落地实践的产城深度融合区,将提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动能源转型、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原标题:《数字江海“垂直工厂”用绿色治理打开产城融合新纪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ys/12241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