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泉一个人的读书月下

发布时间:2018-5-6 0:06:31   点击数:
16.《胡麻的天空》

巴彦淖尔大地之上,有一片属于农妇秦秀英的“胡麻的天空”。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芮东莉著有《自然笔记》一书,她是国内较早倡导做“自然笔记”的人,而这种倡导居然唤醒了她身边的婆婆秀英奶奶(全名秦秀英,网名“好学婆婆”),这个长期生活在内蒙古河套平原、只读过一年半小学、已经60岁的农妇,因为去了几次上海看望儿子永林、儿媳妇芮东莉,被督促着写自然笔记,于是她重拾涂鸦花草、飞鸟的爱好,并依赖一本《新华字典》再续念书识字之缘(甚至还学会了使用电脑)。在永林夫妇鼓励下,她开始做手绘自然笔记,还延伸到了农事笔记、社会生活笔记,这本《胡麻的天空》便是她创作的初步成果(估计这是秦秀英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小书精装,风格一路粗朴清浅,含《我的老家》、《我的庄稼》、《我的阴山黄河》、《进城后》、《收徒弟》五辑,均是秦秀英的作文练习与乡村风物涂鸦,她用大白话讲述自己亲历的真人真事、奇闻轶事,时常冒几句巴盟土话出来(譬如“我去眊她”、“甚声音也没有”),全是“直”着说,没有任何技巧与修辞,这种用最原始的笨法子“生写”、“硬写”书面语的套路来自一个文化程度很浅的农妇,其效果却是令人耳目一清,与倾听农村大娘唠家常、数家珍无异,此正是该书得以成功的地方。

我读后,觉得像河套农村的田野调查,特别真实可信,有些篇目完全可入巴盟文史资料。而她的涂鸦亦粗豪健朗,稚拙中透着虎虎生气,与专业绘画的精致细腻油滑毫不沾边儿。

从农村到城市、从巴盟到上海,秦秀英曾迷茫失落过许多年,永林说:“城市没有预留属于母亲的天空,也没有预留属于她的土地。”芮东莉说:“见证着婆婆的一步步成长,我深深感谢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正是它们的美好让我拥有了一个重获快乐的婆婆。”

《胡麻的天空》意境极优美(令我想到一本台湾小书《金瓜石的天空》),具体何解?书中没有明确诠释,我读到书中短文《胡麻》并整幅“印象派”插图,秦秀英说“河套人爱吃胡油,以前种胡麻的可多了。夏天胡麻花开成一片一片的,头顶上是蓝盈盈的天,地里头是蓝盈盈的胡麻花,可好看了”,原来题释在这里!胡麻花田之上的天空才是最美的天空,也是属于秦秀英的天空;这既是此书的点睛,也是秦秀英人生底色的定位。

在此书前言文尾,秦秀英提醒“巴彦淖尔的十月,杨树叶子快落光了”;而在后记文尾,芮东莉提醒“上海的十月,悬铃木和杨树开始落叶了”……她们同时







































白殿疯病是什么样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ys/12176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