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台记者余俊俊:据了解本届展会共有近5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其中本期展会产品就有近25万件,这些产品可能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见到的,但是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它的“绿色奥秘”,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循着“绿色气息”,记者率先来到了这家获得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至尊金奖的环保餐具企业。这款用马铃薯等农作物为原料制作的托盘就是获奖作品。 参展商段利东:它是有机的,低碳、降解速度快,我们最短的时候在广东,像南方比较潮湿的地方,0天最多了,就降解了。咱们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完了以后,可以堆肥,全有机肥。我们以前有一句口号,从地里来就回到地里去。 凭借过硬技术,这两年工厂的产品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参展商段利东:就是他(采购商)基本就直接来,拿那个册子来,来了直接就跟你算账,多少钱一个货柜能装多少,我们要什么样产品,所以这次我们来广交会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看完可降解材料,可持续利用的玻璃器皿产品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家玻璃企业负责人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也在加快自家产品的绿色化、低碳化升级。 参展商杨啸尘:我们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所有的玻璃制品都会添加一些之前的玻璃废料,大概是20%到0%。除了玻璃本身,像我们配套的玻璃保鲜盒,它的盖子里边是添加了很多像废木屑等等一系列可回收的材质,也是非常受欢迎。 广东台记者余俊俊:产业的“含绿量”也能赋能发展的“含金量”。广交会上这些绿色低碳产品的背后,正是中国轻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写照,而这也俘获了更多中外客商的心,让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广交会凸显消费新动向广交会既是产品展销的平台,也是行业动向的前沿。在本届广交会上,不少企业拿出了最前沿的产品参展,凸显出当前各个领域消费的新动向。 广交会第二期以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为主。在家居装饰品展区,烛台、酒具、花瓶等多种玻璃工艺品琳琅满目。据参展商介绍,如今的玻璃工艺品已经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普通透明玻璃,随着工艺改变、技术升级,商家不断在颜色、款式上下功夫,还会兼具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参展商赵法政:这次展会我们带来一些特别实用的产品,这些产品卖得很好,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设计方面既要保证彩色玻璃自然之美,还要让它更接近于自然,接近于生活,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记者发现,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以方便快捷为主导的产品成为市场消费的潮流,电子化成为越来越多产品的标配。这家厨房电器企业瞄准国外市场,生产出电动红酒开瓶器、电子红酒醒酒器、电动胡椒研磨器等一系列电动产品。 参展商吴长明:这些东西都是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节省时间,体现出一种智能和便捷的生活理念,从整个行业来讲,是朝着智能化或者是便捷化的这样的一个方式去走,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我们也会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247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