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底蕴

发布时间:2024/12/30 11:35:19   点击数:
原标题:从三个维度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此次重要讲话高屋建瓴,为全党全国人民更加自觉、主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伟大实践确定了方向指引,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在生命、生产和生活维度上蕴含着深厚的绿色底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绿色发展动力。应从生命万物、生产者和生活者的融合视角深入思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道,真正实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命的健康延续和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的深度绿色转型。1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自然界内部是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万物有着自身的内在价值,其本身就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应以对待自身生命的严谨态度,平等对待自然界生命万物,以遵循客观的自然法则为必要前提,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之时真正做到取之有节、用之有度。人与自然组成了一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联系的观点指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已构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生态循环链条,不断进行着物质变换,两者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共生的。自然界既是人类产生的母体,也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诞生后,自然环境不断被打上人类主体意志的烙印演化为人化自然,人与自然越来越具有一体性,两者无法截然分开。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是相互共荣的。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基础上,会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改善自然、促进自然界的修复。总之,人与自然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开放延续过程中保持协调、统一的共存共荣关系,两者在合乎逻辑及规律性的发展中实现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当前人类正面临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暖、战争和疾病等共同生存困境,人类的命运越发显示出休戚与共的特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转移污染来消除生态危机,也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摆脱全球生态危机的恶果。各国既要积极推动本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要密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245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