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市民不忘戴口罩出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6月21日,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网络直播活动之文明习惯推广专场在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举办,市疾控中心专家、“广州健康通”小程序负责人、垃圾分类专家为大家带来知识科普,提供诸多实用建议,助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十大行动”。市疾控专家:口罩为何戴?何时戴?1.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是由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病例体内的病毒通过患者呼气、咳嗽,使带毒飞沫播散出患者体外,市民如果佩戴好口罩,就能有效隔阻和过滤空气中飘浮的病毒,防止吸入人体呼吸道引起感染发病。2.在疫情期间鼓励市民少出门、少聚会,在疫情平稳防控新常态下,提倡市民科学佩戴口罩,可正常出行,复工复产复课恢复社会日常活动秩序。3.随身携带口罩,必要时随时佩戴好口罩。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患者外出必须自觉佩戴口罩;普通市民在一些重要场所必须佩戴口罩:(1)到人群密集地方特别是一些公共室内场所;(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到密闭或半密闭场所;(3)到医疗机构。佩戴口罩是隔阻病毒的有效途径广州市于日前发布《广州市关于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行动方案》,在全市启动文明习惯、文明餐桌等“十大行动”,涵盖34项具体措施,既把一些市民日常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出门戴口罩等固化下来,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如滥食野生动物等有针对性地提出禁止性要求,回应了群众的关切和诉求。为引导广大市民进一步增强健康理念、提升文明素养,从6月下旬开始,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网络系列直播活动将陆续上线,一连10个专场全景展现“十大行动”,以全媒体直播方式,通过专家分享、现场教学、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市民送上健康生活“干货”,为复工复产复课与常态化疫情防控赋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广州市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上介绍了新冠肺炎的概念、传播方式,并提出佩戴口罩是隔阻病毒的有效途径。他强调:“人际交流、出行活动保持一定距离,可降低被病人飞沫喷溅的机会,也可减少身体直接接触,降低被传染的风险。”他说,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既可有效交流沟通,又可以防止病毒入侵,值得大力倡导。同时,他倡导合理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提高预防卫生意识。预约挂号系统已接入家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到医院挂号就诊成了许多市民面临的难题。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现场讲述了看病就医实行预约诊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列举了预约诊疗模式具有可直接挑选心仪医生、提前安排就诊时间、集中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三方面的优势。据介绍,医院通过“广州健康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242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