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明 顾大明:年生于江苏南通。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青绿山水画院院长。《美术家》、《当代书画报》主编;文化部中国民族书画杂志副总编。年毕业于中国画研究院首届山水画高研班;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作品《江南早春》被奥地利法拉克皇宫收藏;《丝路情》被江苏美术馆收藏;《思念》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山水《无题》被武汉长江艺术美术馆收藏;《月夜》被首都博物馆收藏;《山色》被中南海收藏;《绿色之梦》、《梁山雄姿》被北京市美术家协会收藏;《历史回顾》被国家体委收藏;《红长城》被中央电视台收藏;部分作品及其传略分别载入英国剑桥《名人辞典》、《中国当代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并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四届全国体育美展,首届工笔山水画展,第六届全国新人新作展,首届中国山水画大展,全军70周年大展,年首届山水艺术双年展,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年中国画作品展,第五届全国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曾获93中国画大展一等奖,中日韩国际美术交流大展金奖,跨世纪全国卫生美术书法精品展银奖,澳门回归中国画大展金奖,第八届美展优秀奖,世界·中国风情铜奖,第三届全国会员优秀奖,草原情优秀奖。出版有《顾大明山水画集》、《顾大明青绿山水画集》、《顾大明艺术随笔》、《顾大明青绿山水作品集》、《顾大明青绿山水技法》VCD光盘、《美术家画库》顾大明青绿山水画集、《名家名扇》顾大明青绿山水画集、《中国青绿山水画顾大明作品集》、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顾大明》。学术视野 《扇面画写生作品一》 青山绿水浩然行 文/幽子初识顾大明先生,是在年的春节,应邀去油画大师风的画室品茗,鲜衣华服里的一件绿色冲锋衣,一顶蓝色鸭舌帽,显得那么的突兀和不协调,这位个儿高高的男士夹杂在一群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中,宛如鸡落鹤巢。 高谈阔论的喧嚣里似乎听不到他的声音,起身为我们续茶的他居然是那么的彬彬有礼,虽寡言少语,却朴实大方,蓝色的牛仔裤,绿色的磨砂鞋搭配在他的身上似乎也不是那么别扭。 主人介绍他的身份是中国青绿山水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画家,院长,学者?他的气质,他的装扮似乎与艺术难以划上等号。突然之间,我对这个装扮朴素的男子充满了促狭的好奇。 《雨后人家》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出乎意料,他的经历是那么的丰富,他的画作是那么的精妙,一个个奖项,一张张荣誉,一次次展览,一幅幅作品,不说那入选的,不论那得奖的,不言那参展的,只讲那收藏的,就足以让人不容小觑:有中国美术馆、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大楼、世界绿色和平组织还有法拉克皇宫均收藏有他的精品。 被深深震憾的我,羞愧难当,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懊恼不堪,原来这是一位眼有星辰胸有丘壑之人哪!可恨我有眼无珠,鼠目寸光。好在他毫不介意,不以为然,就这样从浅浅相识到慢慢熟知。 有一次看他作画,正待入神之际,冷不丁来一句“要想学画,须得画树半年,再画石头半年,基本功练好再说!”我偷偷观其脸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看来做他的学生希望渺茫哪,我还是免开尊口为妙。 做他的学生真的很难吗?那些个不算年轻的学员,在他的面前谈笑风生,似乎无拘无束啊,悄悄的询问才知道,只可谈论绘画书法音乐辞章,不可涉及家长里短,诽谤中伤,更不可搬弄是非,蜚短流长。“学画要吃苦,但不言苦。”据说这是他告诫学生的至理名言,这一点他自己倒是以身作则。 《虹关人家》这不他又一次奔赴婺源了,刘海粟十上黄山言“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那么,十九年来,每每春秋两季,他都会与魂牵梦萦的婺源,是否也是这样的心情呢?刚开始的日子,他是一个人独自进山,提溜着农家的小板凳,夹带着普通的写生板,在山里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山里的伙食简陋,农家以蔬菜为主,整周都碰不上荤腥,更别谈鸡鸭鱼肉了,早春的时节,天气骤凉,贫瘠的农家,没有取暖的空调,瑟瑟发抖的他裹着新添的还没来得及套上被套的棉絮,守着大雪纷飞的寒夜,辗转难眠,即便如此,这位来自皇城脚下的画家却安之若素,甘之如怡,他的心里只有婺源的山水,只有手中的画笔。似乎婺源与他前世有约,今生如期相守。后来,他的学生,他的团队也跟着他历练,跟着他爬山越岭,跟着他风餐露宿。 他没有滔滔的言论,他没有冗冗的概述,他用实际行动引导着他的学生,教授着他的学生,他说:艺术存在于大自然中,只有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才能画出真实的山水。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死搬教条,他说:艺术需要不断的探索,题材需要不断的创新。他的作品力求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以此为目标,他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突破着自己,超越着自己。 正是基于这份深沉的陶醉,才有了“峰峦叠嶂巍峨壮,金汤地险云天堑。”的贺兰山长卷;正于缘于这份浓烈的热恋,才有了“林壑幽深山峦翠,民宅古朴绕村缀。”的李家山印象亚麻...... 《茶关秋色》流连于山水,沉醉于创作的同时,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初衷,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也要回归于生活,他立志将毕生的心血报效于祖国,回馈于故乡。 低调内敛的他,克勤克俭的他,不擅言辞的他,自年始,投资兴办《大明文化产业园》,他坼巨资,耗全力,圏土地,改厂房,历时两年之余,在家乡余西,建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艺术园,工程建设中,他与工人同吃同住,瓦片铺地,木窗雕花,都是他亲力亲为;采购布置,构思设计,都由他殚精竭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这里的一门一窗,一雕一刻,都寄托着他的希冀和祈愿。如今一期工程已完美峻工,《大明艺苑》已对外开放,内设:民俗馆、中国画馆、大明艺术馆、砚台馆、瓷器馆、淘宝轩、聚贤斋、君怡精舍、茗雅轩等。名家作品,大家风范,山水花鸟,应有尽有。砚台奇趣,民俗过往,诗词格律,书法禅味,古韵悠悠,清乐潺潺。 艺苑的如期开馆,提升了南通的形象,带动了南通美术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余西古镇旅游业开创的脚步,他真正做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融入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佳作鉴赏 《扇面画写生作品二》 《扇面画写生作品三》 《扇面画写生作品四》 《扇面画写生作品五》 《扇面画写生作品六》 新春部分经典回顾 ◆ 新春大拜年“水墨境界”——中国画名家"李呈修、王界山、姚大伍” ◆征稿:《中国美术名家》“新春大拜年”活动现面向全国发起征稿!!!◆《中国美术名家》新春大拜年——丁杰◆《中国美术名家》新春大拜年——张松◆《中国美术名家》——己亥元宵节特辑 ◆《中国美术名家》——己亥元宵节特辑(二) ◆ 新春大拜年“水墨境界”——中国画名家"孙建东"◆ 新春大拜年“水墨境界”——中国画名家"冯聚成"◆新春大拜年“水墨境界”——中国画名家"吴山石"◆ 新春大拜年“水墨境界”——中国画名家"王志坚"◆新春大拜年“水墨境界”——中国画名家"杨书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220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