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环境享受低碳生活大龙开发区共

发布时间:2017-6-22 19:02:16   点击数:

随着大龙开发区切实推动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发展,围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环境”五大体系工程,大力实施“天蓝、地绿、水清”工程,生态环境面貌取得显著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噪声环境、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指数持续保持上升,已取得贵州省个示范小城镇第一名、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称号,让美丽的大龙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守底线、走转型、上台阶”为总揽,以打造“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着力建设“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贵州省首批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贵州省样板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沪昆高铁湘黔经济协作中心节点”。1增收,生态种植产业富民

过去的五年,大龙开发区先后投入55亿元,建设了“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道交通+村、通组公路+连户路的道路交通体系,着力对桥、路的建设,实现“六通八有”全覆盖的配套设施体系,真正实现村组道路网络全覆盖,切实推动全区老百姓共享绿色发展的基础。

6月17日,在素有“黔东杨梅第一村”的大龙清水塘村,举办了第三届杨梅节,多亩杨梅吸引了周边县市游客前来采摘,据悉,今年该村杨梅产量将达多万公斤,产值实现逾千万元。

清水塘村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杨梅的历史,至今还保存着多年的老杨梅树。年,经有关部门检测,该村土质、气候及自然条件适合种植杨梅,于是该村发展成了杨梅栽培示范基地,取得一定的成效。村民看到种植杨梅带来的效益后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清水塘的杨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牌也逐渐响起来。

罗敏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种了20亩杨梅,每年可以采摘6万斤杨梅,纯收入达15万元。罗绍富从年开始种植杨梅,到目前共种植了15亩,按每亩0斤算,每斤5元,一年下来的收入有10多万元。

清水塘村村民罗绍富

我以前是靠打鱼为生,看到村民栽种杨梅带来经济效益后,自己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杨梅。

清水塘村完全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杨梅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前实现小康村的目标。

清水塘村驻村干部姚玉屏

大龙镇清水塘村支书梁忠

我们村共有杨梅种植户户,种植面积余亩,现已基本形成了集“产—供—销—加工”为一体的杨梅产业基地,年产杨梅万公斤,目前远销湖南新晃、怀化,铜仁市万山、碧江,凯里、镇远等县市,农户种植杨梅年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如今的清水塘村,村民依靠种植杨梅都富了起来,一栋栋小洋房排列有序,宽敞的水泥路通到了每家的院子里,整个村子干净整齐,到处呈现出一派新农村的景象。这仅仅是大龙开发区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像胜利村的葡萄、南宁村的仙柚等水果品牌已逐步形成,形成了一年四季有水果的生态发展格局,依托这一格局,大龙开发区立足山地环境,规划建设省级农业园区,夯实蔬、果、花、药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支柱产业,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改造升级,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同时丰富了乡村旅游发展。

2低碳,清洁经济产业提速

市政府党组成员、大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东来

循环生产,清洁生产,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实打实的行动。把大龙建设成生态工业新城一直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目标。

年7月,大龙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年7月,大龙开发区荣获贵州省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

现在企业越来越多,污染却越来越少了;工业增加值大幅提升了,工业能耗却明显降低了,崛起的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园区绿树成荫。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实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环保隐患彻底解决”的目标,拉开了对含汞、铜、锌、硒、锑的渣及烟尘综合利用研究的序幕,几经艰难攻关,实现了废品的“脱胎换骨”,形成一条绿色发展的“生物链”,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工业废水再利用,年落户大龙开发区的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净化重金属废水的企业。

“银星汞业生产的污水中含有氯化汞,我们通过处理,提炼出汞作为原材料,并将净化的水质流回生产管道。”重力科技环保公司一部门负责人刘华说,自年以来,公司每天回收利用38.7吨废水,每年回收利用含汞危险固废物5.6万吨,获经济价值15亿元以上,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含汞固废回收处理中心。

正是有了重力环保科技公司的入驻,大龙开发区内的企业再也没有“废水”排放了。

今年更是巧借大数据东风,对园区网络管道、综合布线、桥架管路和通信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不断进行完善,实现了从传统“九通一平”到“新九通一平”的转变,实施开发区一心高铁城、政务服务中心、北部工业园区等公共区域和重点场所免费无线wifi全覆盖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日趋完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目前,占地0余平方米,投入多万集技术创新、知识分享、创意交流、协同创造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平台,已建成并交付开发区使用。

3加绿,基础配套优化环境

酷热的一天刚过去,吃过晚饭,家住大龙镇上的李复志一家在开发区滨江公园散步。公园四周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这里已经成为附近居民每天饭后散步的最佳选择。

退休后,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园区比较干净,休闲的去处更多。现在茶余饭后就去滨江公园,跟那里的老人打牌、跳舞、唱山歌,或者跟老伴漫步沿河路,吹着阵阵江风,看着两岸景色,也是一种享受。”一边是花香鸟语的公园,一边是清澈见底的舞阳河。

市民李复志说

6月的大龙开发区繁花似锦,穿园而过的舞阳河,滨江公园内,市民迈着悠闲的步子,尽享山水之乐。而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且又未能有效控制污染,清澈的舞阳河变得浑浊,不仅沿岸群众深受其害,下游的生态也受到严重破坏。

湖南省新晃县鱼市镇新桥村就位于舞阳河下游,村民黄恩毛告诉记者,以往河里的鱼虾极为稀少,他本来是渔民,也改为种地营生了。近年来,大龙开发区把开展宜居环境建设行动作为推进

“醉美大龙”建设的重要工作,大力实施宜居环境建设和城建惠民项目,全力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小城镇综合改革再到中心城区的环境整治,从点到线到面,还委托新加坡裕廊国际编制了大龙绿色示范小城镇及沪昆高铁铜仁南站(一心高铁站)规划,将大龙镇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示范小城镇。

辖区内项目建设配套实施绿化工程完成良好,形成浑然天成的绿色生态屏障、林阴大道、步行街、公园广场纵横交错,老年大学、娱乐中心、中介机构、金融服务应有尽有,同时对各大城市综合体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全面打造生态文明新城,对该镇范围内的绿色生态屏障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大力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

市政府党组成员、大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东来

如今舞阳河之所以能成功变清,是因为我们对环保的长期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抓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力争不让一滴污水流入舞阳河中。我们不仅让舞阳河“清清地流进来”,更要让他“清清地流出去”。

如今行走在繁华的大龙开发区,呼吸的是清新空气,眼见的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街道、园区整洁的路面、干净的住所处处成景。

主编:张云

副主编:李朝国

编辑:陈卓轩

新闻-

投稿邮箱:dzbxxzx

.







































头部白癜风
长沙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160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