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

发布时间:2017-4-18 14:42:08   点击数:

豪情满怀赴盛会,凝心聚力谋发展。为期3天的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西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闭幕了。党代会吹响了崛起的号角,擂响了催人奋进的战鼓。会后,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党代表们迅速投入到贯彻传达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中去,《天津日报·新河西》记者分多路采访了城建、教育、卫生等各个条口的部分代表,请他们畅谈如何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如何开启新一年工作。

搭建优质经济载体

建设宜居宜业城区

以五大理念引领经济社会换道超越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市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公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对于此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来自区发改委、区建委等部门的党代表充满信心。

  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金鹏认为,在经济工作方面,全区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统筹,在新常态下确定新的发展方向。首先要保住经济存量,巩固像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做优增量,将科技服务业打造成城区新的支撑产业,并在智能制造、光电产业等高端工业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出像南理工北方研究院这种“三无五融合”的新机制,促成政府研究机构、企业、中介等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其次是要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推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加强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对接央企、总部等符合河西区域发展要求的经济载体,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明年全运村、新八大里等一批重点项目将竣工,河西区也将继续开发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优质资源,抓住未来五年的良好发展机遇,选好项目,用有限的资源在未来发展中带动地区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河西区的整体功能和形象。

  区建委党委书记、主任杨阳表示,按照党代会提出的“初步建成天津市中心活动区、创新驱动先行区、和谐优质生活区,形成首善之区框架,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目标,下一步,区建委将通过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好民心工程建设、完善区域配套设施功能布局、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一要对接全市空间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加速推进黑牛城道两侧、解放南路地区、小白楼商务中心区、海河沿线等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形成资源共享、错位互补、一体发展的整体格局。二要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动老旧小区甬路维修、排水设施改造和路灯整治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区更新。三要加强城区配套设施规划引导,推进教育、医疗、养老、菜市场等非经营性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他们将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新八大里等区域示范项目,并发展热电联产,在新八大里地区、解放南路新梅江地区、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地区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站,努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宜居城区。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阚莉萍表示,公司将坚持创新精神,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放大国企优势,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构建首善生态体系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构建首善教育生态体系,新建、改扩建一批教育载体;建设健康河西,强化“三医联动”;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围绕教育、卫生事业以及社区建设发展,来自区教育局、区卫计委、区民政局以及街道系统的代表谈到了对未来五年的展望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区教育局局长于有香认为,建设首善教育生态体系,让河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有品质的教育是“十三五”河西教育的发展目标,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区教育局将从补短板——增资源、深改革——强优势、高品质——现代化等方面下大力气: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到2020年,全区新建幼儿园24所、小学14所、中学6所,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学生就近入好学校的需求。二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新高考制度改革,强化德、智、体、美、劳各育融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三是规划河西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推进“三通两平台”增值建设,建设智慧校园,完善教学资源、教育管理、大数据分析三大服务平台,整合形成“河西教育云”,建设智能型信息化教育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

  区卫计委党委副书记刘琳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进深化医改各项任务,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中西医并重,全力推进健康河西建设,由以“治疗”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服务能力。今后区医院改革,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医院经营模式,将医院工作重心转向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上;医院建设,医院,医院改革,适时进行资源整合或转型,建设面积达标、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继续加强区属基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继续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医院党总支书记吴懿说,将继续扩展医联体服务范围,建立健全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以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为重点,以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为基本服务内容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她认为建设健康河西理念既是河西发展的需要,也是河西百姓的热切期待,作为河西百姓健康的“守护人”,医务人员一定会把健康福祉惠及辖区百姓。

  今后五年,河西区民政局将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核心任务,使民生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此,河西区民政局局长赵坚表示,明年的工作思路细化为一二三四五——“明确一个目标,狠抓两个着力点,依托三支队伍,围绕四项国家级创建任务,取得五方面突破”。明确一个目标,即围绕民生主线,扎实推进民政各项事业上台阶、上水平;狠抓两个着力点,即不断加大社会救助保障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创新水平;依托三支队伍,即民政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队伍;围绕四项创建任务

  (国家级),即,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和全国军休系统先进单位;取得五方面突破:在实现精准救助上,在创新社区治理上,在深化旧楼区长效管理上,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上,在军地共建融合发展上取得突破。

  作为街道系统的党代表,下瓦房街办事处主任白增红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与全街干部一同为居民建设幸福家园。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他提出四条思路:一是牢记“六民要旨”理念,深化民生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街民生办公室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做到“居民点菜、社区下单、企业协助、政府出资、街道落实”,全力推进“民生服务微实事”项目,实现精准帮扶和满足居民群众诉求;二是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启动“里子工程”,采用“专业治理+组合拳”机制,重点对老旧小区、平房院进行综合整治,实现长效化、精细化,彻底消灭市容环境卫生死角。三是在保障“大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完成南华里等4个社区独立“300平方米”服务设施建设任务,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社区治理创新服务信息化平台,更加便捷地为百姓提供服务。他还表示,明年该街将成立楼(院)楼长工作理事会,举办首届楼栋院长工作论坛,推动居民自治单元向居民小组、居住小区和门楼院延伸。

  谈到今后的工作,越秀路街党工委书记郭金琦满怀信心,提到了“三个下功夫”,首先是在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上下功夫,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报告,学深悟透,凝聚干事创业的动力,从而精心谋划,全力部署明年工作任务。其次,是在打好服务牌上下功夫,一方面让楼宇党建更好地服务楼宇经济;另一方面就是民计民生。他表示,报告中提到的为老服务内容很实在,越秀路街目前的“5助+X”——助医、助行、助餐、助洁、助急+个性化服务已运行了一段时间,效果不错,在此基础上,该街将继续在为老服务上做好文章。明年,该街将建设街域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满足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需求。第三是在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上下功夫。通过推进“五位一体”自治管理模式,让百姓真正成为社区主人。在党建工作上,他们将启动基层党组织“强基工程”,夯实基础;启动党建品牌提升工程,包括社区党建红色阵地、楼宇党建红色基地、社团党建红色氧吧,打造越秀地区红色版图。

扩大“两个创建”成果

增强城区精神驱动力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城区的文化品质,是河西区软实力的体现。为此,来自区文明办、区文化局、团区委以及街道的党代表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有了新的规划。

  河西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不仅凝结着全体党员、干部的努力,更是全区人民努力的成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王英表示,明年是全国文明城区复审之年,也是全运会召开的重要时刻,河西区将开展文明素质提升工作,围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共秩序文明建设等方面,在培养文明风尚,提升文明素养上下功夫,让百姓享受到文明城区的高品质生活。下一步,河西区将围绕文明建设夯实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文明创建;二是文明素养;三是文明服务;四是文明管理。希望各单位、部门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倡导文明,真正做到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将各项指标落到实处,最终,提升河西区的整体文明素质,涵养城区品质,促进河西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区文化局局长高文红说,今年河西区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今后5年是新起点,区文化局将结合河西区初步建成新三区目标,层层落实,分步实现任务。文化部门将从4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着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不断完善市、区、街、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加强基层的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在地域上将提升新梅江和东部地区文化设施比重,完善文化版图。二是着力加快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河西区将从数字服务和数字体验功能上推进“互联网+”,实现智能传播。2017年,河西区将引进图书借阅系统和图书阅读系统,实现24小时移动书屋服务。三是着力打造西岸品牌战略,进一步引入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在交流中提升扩大西岸品牌的影响力。四是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提升。河西区将在对现有文物资源、非遗项目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新资源;同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进有潜力的企业和新项目落户河西。

  团区委书记刘宗锦认为,党代会对今后共青团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团区委将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引导,用好网络新媒体。依托“活力河西青年”   将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依托线上   作为基层宣传干部,桃园街办事处宣传科吴焕表示,下一步将结合街道工作实际,一是要大力学习宣传区党代会精神,把大会的精神传达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去,进一步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区委“十三五”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好宣传阵地,发挥好宣传基层队伍作用,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其中,要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文明创建、道德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等,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着力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不断增强城区精神驱动力。三是要解放思想,创新竞进,作为宣传干部更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强化“四个意识”,把为民服务、勤政为民放在首位,不断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忠诚担当、努力拼搏,为美丽河西、首善城区建设贡献力量。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筑牢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底线,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对于报告提出的相关内容,来自司法系统的代表在接受采访时,对如何让社会更加安定有序、让地区长治久安有了明确的思路。

  区司法局局长徐海燕认为,党代会提出了深入推进依法治区的规划,今后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构建“阳光司法”,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并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形成覆盖城区居民、管理规范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区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3项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实施民心工程,继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并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微博:

文明河西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154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