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间天堂,人们自然会想到“苏杭”,那里环境优美,生活富足,快活若神仙;而要是问神仙住哪里,浙江台州的“仙居”传说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令古代帝皇心驰神往,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道教名家在此潜心修学、栖身修道。为何?秘诀就在生态、在绿色,它们让仙居与众不同。 底色:“绿”染仙居神仙住,“四化”添重彩仙居人钟情于绿色。一是仙居的自然充满绿色,二是“绿色化”战略让仙居的生态和发展和谐统一,让绿色和富饶同行。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仙居,是一个山区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9%。这里的山通体披绿,是一个“天然氧吧”。被称为“中国一流、浙江一绝”的神仙居国家5A级景区,面积平方公里,是台州首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奇高,平均达每立方厘米2.1万个,最高处达每立方厘米8.8万个,是浙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这里,景色壮美,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被人们赞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依托自然赐予的绿色宝库,仙居政府大力做起绿色文章,实施全域“绿色化”战略,让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一切人类活动都在“绿色”的统领下铺展开来。绿色,成了仙居的底色。 年,仙居成为浙江省首个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县。借着这一改革先行先试的机遇,仙居政府制定绿色化改革方案,力争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绿色化发展道路,打造全国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仙居模式”。 为此,仙居政府确立实现目标的四条绿色化路径:首先是空间绿色化。 一是实现全域生态化,构筑“绿色屏障”。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目标,打造保护、治理、监管“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利用国家公园试点,推进全域生态分区化管制,制度化管理,项目化管护。用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政策“组合拳”,全面提升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损害环境行为“零容忍”,探索建立环保警察和环保法庭,以法治手段、刚性约束构筑绿色空间。 二是实现全域景区化,打造“绿色城乡”。围绕“建设中国山水画城市”的目标,加快城市新区生态节能示范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醉美城区”名片。最美农村,以“粉墙黛瓦、绿树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为总目标,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赤膊墙”“一户多宅”整治,推行农村“人畜分离”,使农村面貌从“黄脸婆”向“白富美”转变,打造和美乡村名片。 其次是产业绿色化。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打造高端农业的目标,把绿色、有机标准贯穿于选种、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保障链。重点发展绿色、生态、精品、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电商化营销,扩大绿色农产品品牌效应。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打造绿色制造业高地的目标,推进工业高新化转型,推动工业循环化生产,促进工业集群化发展。按照“工业进园区”的要求,实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引导现有医药企业整体向工业园区搬迁,设立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促使医疗企业在“腾笼换鸟”中实现“凤凰涅槃”。引导工艺礼品企业创建时尚家居产业园,实现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围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坚持“全域景区化、景区一体化”的理念,以生态、养生、休闲、文化等为主题,以5A神仙居景区、神仙居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大力实施旅游国际化和旅游+战略,着力发展旅游休闲养生产业,健康养生、主题民宿、运动健体、文化娱乐、四季花海、氧吧小镇、江南温泉小镇、中国杨梅小镇等新型旅游业态不断发展,实现由景区时代向目的地城市时代转变,成为长三角地区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 第三是生活绿色化。顺应民众的生活需求从“求生存”向“求生态”、从“盼温饱”向“盼环保”转变。 一是积极构建从干部到群众、家庭到学校、企业到社会多元化全方位的绿色宣传培训体系。通过绿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让每个人参与到绿色化行动中来。 二是以“多城同创”为抓手,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城市品牌。推进群众性绿色创建,广泛争创绿色企业、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实现“美丽仙居”共建共享。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开展“绿色天使行动”,在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开展一系列的“增绿、创绿、爱绿、护绿”等活动,使“绿色化”真正“化”在群众衣、食、住、用、行、游的具体生活中。 三是全面打造绿色民生,实现“绿色共享”。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垃圾减量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地下管网建设、市民绿色出行等。建设百里全省最美的永安溪绿道网,为市民提供休闲生活慢行系统,持续增加绿色公共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共享美丽仙居建设成果。 第四是保障机制绿色化。 一是建立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改变乡镇各自为政、发展无序、机构重叠、资源浪费等局面,建立“六大协作区”,对乡镇发展规划、重大项目、人口集聚、公共服务进行统筹,实现区域互促共进、协同发展。 二是在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实施公共服务分片区协作、抱团式发展模式,加强上下级之间、城乡之间交流合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三是探索绿色改革推进新机制,从建立考评导向、部门管理、区域联动、景区建设、执法监督的治理体制入手,明确50项改革措施,其中26项举措由绿色发展倒逼产生,从项目准入、引导政策、考核机制等各方面为绿色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底气:“绿色红利”释放尝甜头,“两山”理念得诠释以绿色为底色的仙居,正在让群众获得“绿色红利”,尝到了绿色的甜头。这甜头正是仙居坚持“绿色化”改革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仙居,一条长达76公里的永安溪生态绿道,将主城区和主景区神仙居联系在一起。绿道建设开放后,无论是早晨晨练还是夜游,总是游人如织。这为沿线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多个、间接就业岗位多个,实现农民收入人均增长余元。其中,沿线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非沿线村快53.6%。 年,仙居绿道被评为了中国人居范例奖。而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绿道还在悄然改变着仙居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然让人疲倦不堪,徜徉在“绿海”中呼吸着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放慢节奏,享受一份宁静和舒缓,是放松身心最好的方法。由此,这里被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不是虚得其名。塑造现代都市慢生活系统,正让仙居成为一个特立独行又令人神往的地方。 绿色产业也为群众增收添了动力。以仙居杨梅为例,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拥有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保护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热销国际市场,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使仙居农民人均增收超千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也成为仙居的一张闪亮名片。 随着生态观光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成功举办杨梅节、油菜花节、葵花节和紫薇花节等,仙居的旅游知名度不断扩大。近几年,仙居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最佳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入围年“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油菜花观光带、杨梅观光带和葵花景观带入选全国百个“中国美丽田园”。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不断为仙居经济发展注入没有污染的增长,这又为仙居坚持绿色化发展增添了底气。 在仙居人眼里,绿色、生态不是贫穷的代名词,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而且可以相互促进。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从大量的实践与数据对比来看,“掐断”污染不会“掐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在这里得到有力诠释。 仙居,正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样板。 END ....................?.................... ▼ 仙居发布 xianjufabu 投稿xj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z/1213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