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在任时间最长的市长,香港是中西文化荟萃的国际大都会,又是人人皆知的亚洲盛事之都。除了现代时尚的一面,香港还有市井本土的一面,但似乎更加鲜为人知的是自然生态的另一面。 政府的绿色坚守 香港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万居民和近万的流动人口,人口密度之高在世界上遥遥领先。针对地窄人稠这一特点,香港政府特别重视景观整体性营建,利用绿廊、绿楔、绿道和结点等,将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郊野等纳入绿色网络,组建扩散廊道和栖地网络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网络体系。这样将城市中各个绿色空间节点连成整体可以起到密集绿化措施、完善绿地框架的作用。在用于建设绿化设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高空绿色俨然已经成为香港绿化发展的新宠。所谓“高空绿化”,是个新的市区绿化概念,包括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在地面以上的所有绿化工作,常以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为主。位于调景岭地铁站附近的中电翠岭路变电站,便是高空绿化的典范。不仅在天台种满了32种本地原生树木,变电站的外墙四周还种有平方米的垂直绿化外墙,堪称全港最大型的“空中树林”。 对于市场经济,香港政府一直奉行“不干预政策”,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却承担起了主要责任。不仅先后制定了《保持空气清洁条例》《水污染控制法》《垃圾控制法》《噪音控制条例》等法规,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控制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近年来香港政府在不懈努力,设立24个郊野公园和17个特别地区、3个受限制地区、4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洋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及研究各种动植物、生态系统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在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还设立70个“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这些措施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许多发达地区都有着和香港相似的高密度人口、高密度交通和紧凑型城市发展的特征。但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够像香港一样通过高效率、多元化的发展绿色空间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左手都市右手郊野 年,《孤独星球》将香港列为亚洲十大景点,但推荐理由不是维多利亚港和海洋公园,而是香港那四分之三面积的郊野蛮荒之地。很难想象,在如此发达的国际大都市,竟然有众多尚未开发的蛮荒之地,规划在保护区或者郊野公园,以此被保留下来。香港第一批郊野公园的诞生,来自于群众的呼声。“当时我认识的香港人都告诉我,他们没有度假的地方,放假想旅行,但香港没有休憩的去处,有些公务员甚至向我表示,几年没有去过郊外旅行。”美国环境科学专家汤博立道出了六十年代香港居民的困境。于是政府推出造林计划。到70年代终于见到成果,港英政府在年制定《郊野公园条例》,将香港40%的地方辟设为郊野公园,翌年划定第一批郊野公园,包括城门、金山、大潭、狮子山及香港仔等。 如今,众多的郊野公园吸引着港人走出户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行山文化”。这还要得益于发达的交通网,从香港市区到一些郊野公园只需半小时不到,让人从仿佛喘不过气的水泥森林,到清新野趣的自然世界,中间仅有一步之遥。自由切换的奇妙感受,谁会不爱呢?郊野公园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保持景色的原有风貌。在规划和建设时,除了一些必要设施外,基本没有现代建筑,山林、水塘、海岸,无不保持原有野趣。其实泥土路是尊重自然环境的一种最根本的方式。“半城苍翠半城楼”景观,是香港对自然保护始终的坚守。几十年来,尽管住房压力巨大,但郊野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却有增无减。香港政府深知,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自然与现代的对比之间,我们看到了香港双重文化思维下的智慧。 港人的绿色生活 虽然绿色生活的概念最初来自于欧美,但是香港在这方面的认知和需求都在不断上升。而说到港人的绿色生活,就不得不提到被称为“环保战士”的周兆祥。在过去的30年,他一直致力于向人们传达绿色生活理念,并创办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环保团体,包括香港第一个有机农场、香港素食会、绿色生活教育基金等等。刚开始倡导绿色生活时,周兆祥被视为乌托邦狂热分子和异类。他不吃肉,不用塑料袋,不在家里装空调……但渐渐地,周兆祥的生活方式不再被看作是“狂热”,越来越多的港人接受了绿色生活的概念,吃有机食品、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骑自行车或步行已成为新的风尚。年,香港政府开始介入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年开始征收塑料袋税;年全面实行塑料袋收费,这些都帮助推动了绿色生活这股风潮。 周兆祥认为,实现绿色生活不在于和政府打交道,也不在于从技术层面上对环境问题小修小补,而在于“改变人们的心灵和观念”。人们有了环保意识,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曾经,香港人的传统婚宴上,鱼翅绝对不能缺席。但从年1月份开始,香港的半岛、香格里拉等几家高级酒店先后宣布完全停止供应鱼翅料理。在香港特区政府、港大和迪士尼的宴会菜单上,也已经明确把鱼翅排除在外。香港的年轻一代正改变着老一辈“无翅不成席”的理念,在很多宴会,名贵的菌菇已经渐渐代替了鱼翅的位置。这也许就是“心灵”的力量。吸收中西文化精髓的香港,在城市规划中亦遵循着两个文化的价值观念:一方面最大化利用土地,为绿色留下空间;一方面顺从自然,任绿色自由发展。通过这一认知,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方式,让城市发展不再蚕食山林与自然,让高效的城市空间与绿色舒缓的生活共存。 以上文字及图片精选自绿景集团品牌刊物 《憬》年04月刊(总第37期) 绿景集团品牌部品果同盟联合出品 欢迎阅读、分享及点评,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治疗头部白癜风的有效偏方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