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一小步改变绿色生活一大步

发布时间:2018-9-13 13:45:15   点击数:
生活垃圾“一小步”改变绿色生活“一大步”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难题如何破——且看镇街探索的新举措“农村要搞生活垃圾分类,这行吗?”年起,我市在农村率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过去了,现在情况怎么样?各镇街积极创新治理模式,设置分类垃圾桶、组建收集队伍、建造资源化处理中心等,还基本形成了微生物高速发酵、沼气厌氧、太阳能处理和户式波卡西堆肥等4种处理模式。到去年底,累计个村实施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村民们从不理解、不习惯垃圾分类,到慢慢地接受,再到日渐形成习惯,这看似“一小步”的改变,却迎来了绿色生活改善的“一大步”。通过垃圾分类,不少村庄的整体环境变好了,村民文明素养也在提升。“今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扩面个,旨在实现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市农办负责人介绍,坚持垃圾分类与环境整治同步进行,完善农村“户分、村收、有效处理、综合利用”的运行模式,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四分四定”制度(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并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公益金制度,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充分发动农村妇女、中小学生、青年志愿者,全面提升巩固美丽乡村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成效。■马青华寿程虹“小手拉大手”助推垃圾分类■陈嘉男“爷爷,纸板应该扔进灰色垃圾桶,菜叶子才扔在绿色垃圾桶里。”这天,安华镇矿亭村的何益君正在家门口帮助爷爷奶奶收拾垃圾,一边收拾一边纠正爷爷垃圾投放的方式。何益君是安华镇中的初一学生,自从学校劳动课教授了垃圾分类相关的知识,他便成了家里的小老师,常常帮着家里人分类处理垃圾。他说,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里感到十分开心。安华镇从年试点实施垃圾分类,到目前已经有20个行政村开始实行。为了发动社会全面参与,取得更好的效果,镇政府联合教办开展了“小手拉大手”行动,即通过将每一位在校学生纳入垃圾分类队伍,来助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此前,镇里已经印发了余本垃圾分类宣传教本,并利用劳动课传授垃圾分类的方法及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念及行为模式。”安华镇副镇长郭裕说,之后,学校又组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多次在校园周边开展“捡垃圾,促环保”的活动,让学生将捡回来的垃圾现场分类,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正确区分会烂和不会烂垃圾。教育好学生之后,镇里还进一步发挥每一位“小教员”的力量,让大家将学习到的分类知识传达到每一位家长甚至邻居那里,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监督作用。郭裕说:“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的目标,从目前来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助推了这项工作开展,所以这样的行动我们会持之以恒做下去。”据悉,今年安华镇还将积分超市引入了学校,学生每天回家,能够指导自家完成垃圾分类工作的可积1分,帮助邻居家完成的积3分,每月都可用这些积分来换取学习用品。创新实行退出机制■陈泽燕沈维君“‘会烂’垃圾放进绿桶,‘不会烂’的垃圾放进灰桶。”近日,五泄镇十四都村村民周伟婷指着放在家门口的两只垃圾桶向记者介绍。她说,经过半年多的实践,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自年以来,五泄镇在全镇范围内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源头分类处理。“我们主要采用农户+分拣员+终端处理的模式。”五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日农户都会将垃圾桶的垃圾倒进对应类别的大垃圾桶里,然后分拣员会再一次进行分拣,会腐烂的垃圾运至沼气处理池和微生物发酵机处理,不会腐烂的垃圾由保洁员收集后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再运送到市处理。“镇村两级均落实了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负责人说,镇里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职责、时间节点,加强督查考核;每个行政村安排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服务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值得一提的是,新上任的村支委和村民代表都签订承诺书,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其中,实行联系户制。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村民代表考核基础上,还创新实行退出机制,即不带头履行垃圾分类职责,或者对所联系户垃圾分类情况不巡查、不督促,被镇党委政府或村两委会督查通报批评2次以上的,村两委会将责令其辞职或视其本人表决同意辞职,不再担任村民代表。截至目前,五泄镇共发放倡议书份,签订责任书份。马大嫂“笑脸榜”帮帮忙■俞婕从去年试点至今,马剑镇15个行政村已经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一些行政村也总结出了一些好经验,下阶段,我们也会将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全镇范围内推广。”马剑镇社会事业办负责人介绍说。双江村组建了一支“马大嫂”宣传队,专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她们每周都要上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指导,重点户做好重点标记,进行一轮一轮的筛选指导。“马大嫂”队伍组建人芳明说:“我们希望串的门一轮比一轮少,说明我们分类合格的农户一次比一次多。”寺坞坪村两委干部和有威信的老党员都是垃圾分类督导员,他们每周两次对农户的生活垃圾分类质量和收集员两次分拣情况进行督查,综合督查结果及收集员评分,最终将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以表情的形式公布在“笑脸榜”上。“我们村多户农户,一天收集的厨余垃圾平均在斤左右,这样大大减轻了其他垃圾的处理成本,而且厨余垃圾经过腐烂以后还可以出肥给周边的菜农,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老百姓都很乐意垃圾分类。”寺坞坪村党支部书记赵晓越说。公开“选举”垃圾收集员■陈博文垃圾分类成效要明显,垃圾收集员作用很关键。璜山镇齐村为切实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通过先公开“选举”、后投标的双重方式确定垃圾收集员。在村民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村组织召开党员村民组长会议,在会上,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根据报名人的思想素质、劳动积极性等日常的表现进行投票选举,最终每个自然村将票获得数最多的两名作为该村的垃圾收集员投标资格人。然后,在两名资格人中再进行投标,最后由报价最低者作为该村的垃圾收集员。该村党支部书记表示:“通过这两种方式结合来确定垃圾收集员,一方面遵循公平公开原则,另一方面考虑垃圾分类实际运行成效。”镇村两级对3位收集员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如表现不佳,另一名将取而代之。自创垃圾分类收集车山下湖镇赐绯庙村,对分类收集车进行改装,在车辆外圈封闭的基础上,中间安装可移动隔板,将车辆分成两格,分别用于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垃圾的收集。在中转站倒出不可堆肥垃圾后再到减量化处理中心移动隔板倒出可堆肥垃圾,比起垃圾桶收集,不仅可以减少垃圾抛洒,而且有效地减少了人工装卸,提高了工作效率。徐越摄-04-24诸暨日报3版:美丽乡村

来源:诸暨日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诚信为民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jf/12181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