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的绿色生活80后小伙不辞辛劳

发布时间:2017-6-20 16:31:48   点击数: 7 次

成都晚报记者林姝霏摄影李杨:

周荣楫29岁,成都人,出生于温江一个盆景园艺世家,年进入武侯区园林绿化工程队,正参与实施多个“增花添彩”项目。

成双大道位于武侯区与双流区交界处,今年7月沿街新栽下的株紫薇尚未开花。上午8时30分,气温不足10℃,鼻腔里满是清冷的空气,周荣楫手握白色滑石粉,在人行道旁光秃秃的草坪上,以脚步丈量,分别标记出点、叉、圆叉状的白色记号。

周荣楫出生于盆景园艺世家,打小对父辈擅长的盆景并不是很喜欢。他现在是武侯区园林绿化工程队项目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让他觉得有意思的,是每一处经他手改造后,增花添彩的街道。

如此细致

每株花木的栽植都很讲究

元旦节前,绿化队需完成成双大道约2.2公里道路两侧余株紫玉兰的栽植工作。周荣楫根据图纸,用滑石粉在草坪上标注出每株紫玉兰的栽植位置,之后,工人将以此为准进行栽植。

施工班组组长陈光元跟在一旁,步步紧随,默默记下每一个标记点位。陈光元与周荣楫合作10年,对方鲜少出错。他记得两人第一次合作,天下着小雨,周荣楫给现场的工人每人买了一件雨披,这个19岁小伙的举动立刻收服了在场的所有工人。

行至成双大道武侯皮革城路口时,周荣楫站在草坪上朝商场大门张望,并左右挪动脚步,“这里的紫玉兰正好对着商场大门,不能被障碍物遮挡了,要让市民一出来就能看到。”说话间,他已选定了位置,在地上画下一个“叉”。

出现场时,大家早已形成默契,尽量少喝水,因为在大马路上找厕所实在不方便。点、叉、圆叉状的白色记号,在业内俗称“打点放线”,2.2公里“打点放线”来回一趟走下来,已是天黑。由于长时间接触滑石粉,周荣楫的双手干燥又红肿,他无所谓地拍拍手,依旧笑容满面。

29年前,周荣楫出生于温江一个盆景园艺世家,其外公李明福是当地有名的盆景艺术大师,“我是家里唯一一个没有从事盆景工作的人。”去年中秋至今,城市的“增花添彩”项目一个接一个,周荣楫几乎没有休过周末,熬通宵是家常便饭。出于不阻碍交通、不扰民的考虑,苗木栽植只能在夜间进行,一般从晚上9时持续至早上7时。“通宵的话,就凑合在单位睡一会儿,继续起来上班,我老婆都习惯了,儿子也不黏我。”从最初的一块废地进场、白天放线、晚上苗木栽植,周荣楫全程跟进。由于长期每日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周荣楫皮肤黝黑,双眼下熬出两轮青色的眼袋。

如此严格

从上万紫薇中筛选出株

年,19岁的周荣楫从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现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毕业,进入武侯区园林绿化工程队实习。当时,一同实习的还有四川农业大学的两个本科生,最终只有周荣楫一人留了下来。今年1月至今,他参与了成双大道、武侯大道三河段及文昌段3个“增花添彩”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每个项目的平均持续时间在4个月-5个月。

今年中秋,正巧赶上“增花添彩”其中一个项目施工。15个绿化队队员从上午8时开始进场,一直干到深夜。周荣楫还记得那天吃了两个月饼,“中午吃的是杜队长买来的,晚上吃的是钟科长买来的。”绿化队每日的工作进展,会在一个名为“幸福树”的







































防治白癜风
海口白癜风专科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x/12160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