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骑友,都从家里带来了干、湿两袋垃圾,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 骑行活动,虽然已不少见,但以“垃圾分类、绿色帐户”为主题的绿色公益环保骑行,还是首次骑友们在体会骑行健身之乐、倡导低碳出行的同时,还成为绿色帐户环保宣传大使抵达老港固废基地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实地查看垃圾填埋基地及焚烧发电基地,切身体会垃圾围城的严峻和垃圾回收利用的紧迫,寻找建设“美丽上海”、“生态上海”的钥匙 “明星楼组长”:为环保志愿者点赞,共建美丽上海 在这200多位骑行者中,有老师、学生、医生、工程师……他们的职业、兴趣或许不同,但却因为这一共同的“绿色帐户”宣传推广活动聚集在一起,为公益环保活动而骑行,为环境的未绿色生活美展征稿来而骑行 俯瞰像一本未打开的书 谈起现在焚烧厂中的垃圾,王瑟澜说,“现在送过来的垃圾,干湿分离不够彻底,每4吨垃圾中就有1吨水,虽然和过去每3吨垃圾1吨水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加入季节变化的因素,这个改善还需要更进一步的” 各种颜色、型号的单车中间,有一辆车瞬间抓住了现场所有朋友的眼球,原因正是它粗大的车轮,要比其他选手的普通车轮大上2、3圈骑着这辆酷炫单车的,是启程车队的二二,他说,大车轮比普通车轮更加稳,惯性更足,25码以上就不会感觉到难骑了 主办单位: 仅仅靠最末端的焚烧厂是不够的 环保骑行,“骑”乐无穷 深化“绿色帐户”正向激励 垃圾是怎么变能源的?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瑟澜亲自为参观的骑友和志愿者进行了绿色生活类型讲解 对于最为人所熟知的“恶霸”二噁英,王瑟澜表示,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会在出口停留2秒以上,这样90%的二噁英都可以被分解,最终排放到大气中的二噁英,就与2辆小轿车的排放量相当,不到欧盟排放标准的十分之一 国际骑友团: 不分类的焚烧非常危险 对于环境保护,宋捷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去过日本,那里的环境超赞,路上看不到垃圾国内目前环境污染严重,可能还是在于环保理念不足,大家从小没有这种习惯,加上宣传和惩罚力度也不够现在自己居住的小区也开始注重垃圾分类了,希望上海的环境能越来越好!”他也表示,以后和队友们会记得将垃圾进行分类,继续坚持骑车,发扬低碳环保的精神 最美夕阳红:“环保骑行有点像行为艺术!” “为了让民众更好地了解现绿色生活包括哪些方面在的垃圾焚烧厂,我们将所有的数据都联网公开,供大家监督,我们的排放都是符合欧盟2000标准,有些甚至更为严格”不同于以往焚烧厂的监管缺失,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将自己的数据放在互联网上,实时传送排放数据,让环保部门甚至每一个人都能对其进行监督 骑友们戴上安全帽,走入焚烧厂内部控制室通透明亮,一尘不染,全自动模式,工作人员井然有序来到二楼,与垃圾储坑仅一墙之隔,里面正储存着数万吨的居民生活垃圾 其次,垃圾中水的存在,会影响焚烧,垃圾焚烧有其特定的热值,而干湿分离不彻底的情况下,燃烧将会变得更复杂,要想让垃圾焚烧彻底就变得更难 启动仪式上,有一群亮眼的授旗礼仪志愿者,她们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礼仪队得知本次骑行是绿绿色生活创意色公益活动,礼仪队的女生们比往常担任礼仪更加激动和负责,清晨5点多就从学校赶到了东方体育中心投入彩排中“作为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加入绿色环保,并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其中一位女生说道 这比课堂讲讲印象深刻得多 “老港和我们原本想象中的,完全是天差地别的两幅景象最初觉得那里肯定很破旧,垃圾成山,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味道也很重,但真的到了这里之后,觉得实在太美了老港真的太让我震撼了!”宋捷感叹道 简直就是一个花园式园区嘛 “我们现在就要把垃圾当作煤炭来用,用它来发电上海的垃圾,都不适合填埋,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填埋是下下策,造成的二次污染,可能上百年后仍然存在,因此垃圾焚烧,将会逐渐完全替代传统填埋的方式”垃圾焚全球绿色生活烧将慢慢成为主流,这也对市民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队内最小的成员是一位还在上高一的“00后”小男生杜润泉,虽然看上去还略显稚嫩,但他其实已经是个骑行发烧友了 全自动化的操作,让骑友们也跃跃欲试,“哇,太酷了!感觉像吊娃娃机一样!”“里面好多垃圾,我怎么闻不到什么臭味?”工作人员解释道:“那是因为垃圾坑处于负压状态,所以里面的气体是跑不出来的,这也就解决了以往垃圾处理厂臭气熏天的问题” 比bigger更bigger的车轮 骑行80公里,只为送一袋垃圾? 最懂垃圾的环保达人: 希望学点环保知识 “这次活动的保障,也非常有力”黄亮赞许道,“路口都有志愿者指路,途中还有补给点,补给水和食物” 在前两年试点基础上,国际绿色生活上海今年大规模深化“绿色帐户”正向激励机制,累计覆盖100万户居民持“绿色帐户卡”的市民,将在日常参与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行动中,获得来自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爱心企业通过该平台赠送的各类精神或物质奖励 今年7月,团市委、市绿化市容局、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解放日报社、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等联合发起成立上海青年环保志愿者联盟,发动更多青年志愿者参与绿色环保公益,本次骑行活动也是青年环保志愿者联盟策划的三大系列活动之一 协办单位: 排放数据实时上网供公众监督 这次”绿色帐户”环保公益骑行,黄亮和他的队员们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获奖的优胜团队活动结束后,他由衷地感慨,“我参加过很多比赛,骑绿色交通 低碳生活过很多次,但是从来没有骑得这么舒服过”事实上,参加这次绿色骑行活动的很多骑友,和黄亮都有同样的感受从起点东方体育中心,到终点老港固废基地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一路上经过浦星公路绿地、川南奉公路和东海大堤公路,有广袤宜人的绿地田野,有小桥流水的农家美景,还有一望无际的滨海风光,一路骑行,一路换景,心情也舒畅起来 垃圾分类,“我们”能做更多 白天在保安公司上班,晚上去健身房当教练、去驾校当教练,多年以来,黄亮一直过着这样身兼数职的忙碌生活即便如此,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活动,他几乎一次不落都参加了作为“启程骑行队”的领队,他带领队员们参与了大大小小,很多次不同路线的骑行活动他把单车看作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关绿色生活创意图且坚持认为,这是一项值得鼓励全民参与的运动 在这,我们找到了建设“美丽上海”、“生态上海”的钥匙它就在我们每个人手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每天分一分,上海美十分”! 骑行,一种时尚炫酷的运动这次青年绿色公益环保骑行,则为这一乐活运动增添了更深厚的意义 “哇,太酷了!”“这是高科技研发中心吗?”“瞧,这里的水塘还养了鸭子!” 这些污水的存在,对垃圾焚烧厂而言是很大的心病 【花絮】 然而,王瑟澜表示,要真正实现垃圾焚烧厂的完全蜕变,仅仅靠最末端的焚烧厂是不够,源头的垃圾分类太重要了 “风暴单车”的队长宋捷,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加入骑行,“最初只是觉得骑公路车很帅可以耍酷,后来真正了解后,开始慢慢爱上了这项运动”从零绿色生活平面广告设计图开始组建队伍、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训练比赛,骑行让这群年轻人在保持活力满分之外,更懂得了责任和坚持的意义 宋捷说,之所以参加这次”绿色帐户”环保公益活动,是因为觉得活动本身非常吸引人,“一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类似的环保骑行活动,二来我自己本身的环保意识不是很强,所以也希望通过这次绿色骑行活动,增加一些环保知识,最后还可以看看老港和垃圾末端处置,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活动概况】 带干湿垃圾,骑行宣传垃圾分类 【环保体验营】 废气排放量仅为欧盟标准的十分之一 沪上知名环保品牌活动“垃圾去哪儿”的领队江枫,这次也出现在了“绿色帐户”环保公益骑行队伍中酷爱骑行运动的他说,以前一直带社区居民和小朋友去参观老港固废科技创造绿色生活基地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但都是坐大巴过去的,骑车过去,这是第一次当他听说有这个环保骑行活动,立刻就报了名,因为这种市民喜爱的骑行运动,是宣传垃圾分类的一个好方式推广垃圾分类,只有到了垃圾填埋场,对垃圾混装的危害,才会有直观的感受,这个比课堂讲讲印象深刻得多 背负垃圾,单车飞驰穿越崛起的新城,穿越金色的稻浪,穿越静谧的乡村 本版撰文:陈敏 马晓甜 崔家琛 黄银龙 宋捷和他的小伙伴们,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有点吃惊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垃圾焚烧厂,简直就是一个花园式园区嘛! 和蒋老一样老当益壮的还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和周围的年轻人一样身穿统一的运动装,戴专业的头盔,不同的是,他们是一群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21世纪绿色生活字——古美骑行队,队员都是已经退休的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骑遍了魔都的大街小巷,更曾骑到过西藏和海南骑行给他们带来了无限欢乐,“我们的年纪都比较大,骑车可以锻炼身体,来参加这次“绿色帐户”环保公益活动,也算是给他们树立个榜样” 沿着东海大堤,冲刺!左边是茫茫大海,海鸟悠悠飞翔;右边是大片的芦苇荡,小河低回,秋风染红了槭树一座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建筑,远远矗立,巨大的烟囱,轻吐白烟 “花园式”垃圾焚烧厂大揭秘 今年已经64岁的蒋奇平老先生,人称“云龙大师“,身体硬朗,爱好单车运动是“环上海”骑行活动的最早发起人,退休之后还被邀请担任骑行俱乐部的顾问,每次骑行活动都是担纲总领骑蒋老告诉笔者,自己从年轻时一直喜欢骑莽萍绿色生活手记游,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骑到一百岁!” “高颜值女团” 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公益环保骑行活动,11月15日上午8:00,在东方体育中心举行 主办单位表示,现在,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居于重要地位上海市自2011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实事工程,经过绿化市容部门的不懈努力,上海已经连续四年实现垃圾减量目标此次,希望通过青年环保骑行活动,呼唤环保志愿者精神,希望在上海的各个社区,涌现更多的环保志愿者、青年带头人,带动各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 希望这座城市未来能更加美丽 谈及对这次“绿色帐户”骑行活动的感受,蒋老滔滔不绝,“这次活动也是绿色环保的一个组莽萍绿色生活手记成部分,自行车运动比其他出行方式更低碳骑行与环保宣传结合起来搞是一种移动式的宣传,有点像行为艺术对个体来说是很好的环保教育,而借助媒体的力量,更能将这次活动放大,引起全民的关注来推进垃圾分类和绿色帐户工作” “垃圾”变为“能源”的过程,是这样的:混合生活垃圾,经过压缩后运至垃圾厂,进入垃圾坑,经过4-6天的发酵,在垃圾发酵期间,抓斗抓起垃圾再抛下,以确保垃圾混合充分,使水分更快风干;在垃圾发酵完成后,抓斗抓起垃圾,送至焚烧炉入口处并抛下,使其焚烧焚烧炉采用先进的r型往复式机械炉排炉技术,分为干燥段、燃烧段和燃尽段,炉排有效面积约为130平方米垃圾坑中的臭气由气泵抽至焚烧炉口用作焚烧用风,加速焚烧库燃烧每台演讲稿科技创造绿色生活焚烧炉配有一台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用于驱动汽轮发电机 冠军队领队:“从来没有骑得这么舒服过!” 摄影:张驰 吴恺 海沙尔 首先,干湿不分离会增加垃圾焚烧厂的处理成本垃圾中的水,处理起来更花费力气,需要更多的工序去清除有害物质当湿垃圾单独存在时,它排出的水分是很容易处理的,但一旦这些厨余瓜果和其他种类的垃圾混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化学反应,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质,王瑟澜表示每天要多花费700元来处理这些高浓度污水 承办单位: 针对参观者就焚烧排放方面的疑虑,王瑟澜也做了解答“垃圾充分焚烧后,产生的气体先要经过活性炭和石灰石装置,来中和酸性有害气体,再通过高密度布袋除尘器,过滤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灰尘,最后绿色生活美展征稿还要经过湿式洗涤塔,将微粒物过滤到水中,按照排放标准进行排放,经过重重处理后的废气,再从烟囱排放出去的时候,基本是看不见的” 更令他们震撼的是,进入神秘的老港固废基地再生能源中心探营揭秘 垃圾是怎么变再生能源的?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要干湿分离呢?像瓜果蔬菜这些湿垃圾就不能燃烧吗?其实垃圾焚烧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接地气,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王瑟澜指出,垃圾中的污水比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浓度还要高100-200倍 指导单位: 今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实事项目,更侧重于“邀百姓参与,给百姓实惠”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正向激励机制——“绿色帐户”,被列为了上海市十大实事项目之一上海城投集团于今年3月份正式参与此项工作后生活才是绿色生活,全力推进“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的业务工作,并开展了“绿色帐户”线上线下总动员系列宣传和推广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参与度、活跃度 在众多骑手中,有一支“风暴单车”车队,是名副其实的“小鲜肉队伍”,队员的平均年龄在20岁上下,多是在校生或是刚毕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解放日报社、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 蒋老说,对于垃圾分类,现在一些小区街道还不够重视这一问题,导致装修垃圾随意堆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绿色环保,媒体宣传要到位,社区设施要跟上,政府考察要抓紧 这些话,道出了众多骑友和志愿者的心声 先进的自动化机械、完备的装置设置和严绿色生活海报图谨的人员管理,“垃圾焚烧厂”已经在这里脱胎换骨,换了一副全新的面貌 除了爱好骑行,黄亮本人也是一位积极的环保践行者,他坚信,保护环境需要“从我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在他看来,这次的活动主题“绿色骑行”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既贴合这次骑行路线的特色,同时也顺应了时下的大趋势 80公里,3个多小时,骑友们陆续抵达终点——上海老港固废基地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呼唤环保志愿者精神 “这个垃圾焚烧厂的建筑设计,从天上看,就像一本未打开的书,这是有寓意的,这意味着你可别小看垃圾焚烧厂,里面可都是学问”活动主办单位-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黄建刚告诉前来参观的骑友和青年志愿者们,这次推动”绿色帐户”环保公益骑行活动,就绿色环保 低碳生活是要呼吁大家积极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开通绿色帐户,践行绿色生活,呼吁大家为建设美丽新上海共同献出一份力 老港,虽是骑行活动的一个终点,但它又将成为青年绿色公益环保行动的一个新的起点 超年轻的“小鲜肉车队”: 焚烧对源头分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骑行队伍中,还有一支国际骑友团,其中,有一对情侣“因为老公在上海工作,两年前我从新加坡来到上海”队伍中的马来西亚女选手文笑金说道,“我先生戈文是新加坡人,我们俩都很喜爱运动,骑行就是其中之一”一旁的戈先生也表示,将骑行和绿色环保结合起来很有意思新加坡的垃圾分类,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现在上海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了,希望看到这座城市未来能更加美丽 没错! 【骑行大盘点】 据了解绿色生活的含义,本市自201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五年将其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予以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累计覆盖已超380万户居民 上海起点自行车运动中心 浦东新区老港镇政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来自静安区桂花园的“明星楼组长”盛新华阿姨,也特地赶来参加“绿色帐户”环保公益骑行活动她说,以前小区主干道堆了9个垃圾桶,臭气熏天,居民意见很大自从推广垃圾分类后,垃圾定点分类投放、定时清运,现在小区环境大变样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关键是小区有一群环保志愿者带头今天来参加环保骑行,就是想用我们的行动,倡导垃圾分类,弘扬环保志愿者精神,共建美丽上海! 上海青年志愿者时代达人创造绿色生活协会、上海青年环保志愿者联盟、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 参观结束,骑友李先生赞叹道:“这个垃圾焚烧厂,非常先进,也颠覆了我以往对于垃圾处理的看法再也不叫它垃圾焚烧厂了,它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该把垃圾分类做起来,每个人都能做很多也许年纪大的要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不容易,但我们可以从孩子抓起,用他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大人,我相信,垃圾分类的推广,会做得越来越好” 如果垃圾不分类,能不能烧?“能”王瑟澜说:“什么东西都能烧,但是如果混搭着焚烧,就会产生非常多不可控的危险,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甚至是爆炸不分类的焚烧,是非常危险的” 200多位骑友,身着环保志愿者马甲,绿色生活小窍门背上分好类的干、湿垃圾,向沿路市民宣传垃圾分类,呼吁更多市民“开通绿色帐户,践行绿色生活”一路骑行80公里,3个多小时后,抵达上海老港固废基地再生能源利用中心 浙江知名白癜风医院河北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jbgl/6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