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节能减碳不再只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职场上的致胜关键。因全球暖化而产生的绿色商机中,为工作者创造了新的职衔、新的专业,还有更多新的机会,“绿色技能”成为未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工业革命始祖福特汽车正卖力朝绿企业前进!打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福特汽车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胭脂河工厂(River Rouge),就以充斥着煤铁、橡胶、沙子的汽车制造装配线著称。 福特的第三代掌门人比尔?福特(Bill Ford)决定换颗绿脑袋,斥资二十亿美元,将污染、半废弃的胭脂河工厂区改建成有着太阳能屋顶、环保的新厂办。这不只意味硬件变成绿色,整家福特汽车的研发、生产、配送所有人员都必须开始思考,如何以更环保的方式工作,福特甚至将推出由大豆与玉米所制作的汽车。 绿色新职衔纷纷产生 在全球绿色意识抬头的风潮下,企业绿化已是关键课题。对所有工作者而言,现在都要成为绿领工作者,因为“绿色技能”将会继信息技能之后,下一个现代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 根据美国太阳能协会(American Solar Energy Society)研究指出,到了2030年,美国每四位工作者中就有一位“绿领工作者”。这些工作者需求,将从能源相关的产业扩大到各种产业,工作职缺将从现在的八百五十万名,大幅增加到2030年的四千万名。 这些新产生的工作机会,将扩大到制造、建筑、金融等各种产业,甚至深入每个产业的管理阶层。例如杜邦(DuPont)的环保长(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琳达?费雪(Linda Fisher)、升阳(Sun)的环境责任副总裁(Vice President for Eco-Responsibility)道格拉斯(David Douglas),主导企业的环境策略与承诺,让企业更具备绿色形象,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绿色产品与服务。 热爱创业的硅谷科技新贵,也纷纷跳入这个正在崛起的崭新领域。曾在IBM任职的戴维?柯普(David Cope),创办Novazone,专门研究如何不使用化学药剂清洗食物,“在硅谷,我学到的是如何创造事业,并让企业成长,现在只是想在解决温室效应的过程中贡献一己之力,”柯普说。 高瞻远瞩的创投,也看到了绿色科技产业的无限可能。根据《财富》(Fortune)杂志的报道,2007年美国创投的投资金额已经高达二十二亿美元,希望能够找到像因特网那样下一个关键的技术,把地球最大的资产──绿色能源,转化成巨大的财富。 绿领工作已是未来全球职场最受重视的新族群。据英国环境工作人力资源公司Acre Resources的调查显示,2006年到2007年,从事气候改变相关工作的专家,包括碳权交易员、分析师、项目经理人,成长了三倍。 例如2005年,零售业龙头沃尔玛百货(Wal-Mart)开始永续环境计划,希望达到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创造零废弃物、销售可维持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产品,这计划已在阿肯色州的公司总部创造了许多新职位,包括安全及环境维护主管、资深能源经理、外包主管等。美国人力市场龙头Monster.com也指出,在过去一年,搜寻环保产业工作机会的人数大增,在四月就达到一百三十七万人次的纪录。 绿色工作开始流行 推广绿领工作,甚至成了各国未来的重要政策。2008年美国总统选战打得火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John McCain)在政见上针锋相对,但是对“绿领工作者”的口径却一致。参选人更喊出“创造五百万新绿领”的响亮口号。 欧盟的英国部长墨菲(Jim Murphy)也在研讨会上疾呼,英国现在于环境部门的工作者有四十万人,希望未来二十年内,英国能有超过一百万人服务于绿色产业。 尽管绿领工作者的定义尚不明确,但无庸置疑,为世界付出的满足感,也是绿色工作开始流行的原因之一。专职经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Green Careers创办人玛丽?柯本(Marie Kerpan)认为,任何能够帮助生态永续经营的工作都是绿领工作。 柯本原本任职于纽约顶尖的莫林顾问公司(Drake Beam Morin),看好这一波绿领浪潮,她在2000年成立Green Careers,专门负责中介绿色人才,至今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找到绿色工作。“踏入绿色领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你原本的技能,融入绿色议题的范畴,”柯本说。 每个环节都有绿职缺 绿色职缺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备受重视,连续七年入选道琼斯永续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的3M公司,旗下环保工程师负责的不只是工厂废水等问题,还必须在每个新产品研发前全程参与,考虑产品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只要一有新产品开发,从制造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到环保工程师都必须排排坐,参与讨论,”台湾3M安全卫生环保工程师陈则旭透露,环保工程师必须为产品把关,检验制程和用料是否合乎各国法规标准,并申请认证为产品加分。“只要合乎环保标章,产品就能够提高价格,对公司而言,不仅在成本上利多,营销也更具说服力,”陈则旭表示。 把关之外,环保工程师永远都在思考对生态更友善的解决方案。3M的畅销商品“增光片”,能够在减少耗电量的状况下,增加液晶屏幕显示质量。可是当产品热卖,制程的塑料却因为上面有涂剂,导致没有厂商愿意回收。这时陈则旭领军环保工程师团队,和工厂研发出一种药水,将塑料(PET)材质和涂料分开,原来要进掩埋场的废料,现在全变成收益。 在台湾也有越来越多的绿领工作者。拥有台大、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漂亮学历的若水项目经理潘佳慧,舍弃高薪网络产业加入若水,在越南造林,寻求的也是为世界付出的成就感。原本从事企业资源规划(ERP)的中卫发展中心TQM项目经理王浚民,现在则积极投入原住民有机蔬菜的项目。 绿色设计成显学 在设计的领域,绿色设计也成为显学。现在问飞利浦台湾区设计总监陈禧冠什么是设计?他会带点禅意地说:“设计,是与地球永续生存的哲学。”企业开始要求设计能够再创新,把设计的层次拉高,不要去局限在设计一辆车子,而是设计一台能够正向排放、并且对环境有益的交通工具。现在耐克(Nike)已经设计出可回收的球鞋,波特兰gDiapers公司生产出不含毒素的棉质尿布,内层可在一百天内由土壤分解。 尽管环境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叶欣诚说,台湾目前在绿色人才的需求尚不明显,但企业必须加快脚步,改变心态,“因为这是未来需要的人才。”绿色营销的议题已开始发酵,根据研究机构安德森(Anderson Analytics.)针对副总裁以上的营销人调查,三成以上的经理人认为绿色营销很重要。 连保守的金融业如台湾“中国人寿”,在强调社会企业责任方面也不遗余力。公关协理陈慧文带头,以细腻的行动如大专青年环保竞赛、捐助生态卫生厕所,而非单纯捐钱给四川灾区,打造公司绿色形象。 这股无法阻挡的绿色浪潮推力,台湾IDC研究经理曹永晖观察:“控制成本、吸引顾客、实践社会责任是企业迈向绿色的三要素。”台湾企业社会责任顾问公司利群会社顾问王敏祥建议,有志朝绿领发展的人,必须先建立健全的心态,“不要认为自己比较环保、爱地球,就比较高尚,这完全无助于在企业里推广绿色概念,”她指出。 当蓝领、白领都意识到绿色世界的无限可能,任何领域的人才都必须为此做好准备,因为未来正在等待着绿领工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jbgl/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