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移风易俗

发布时间:2022-2-28 16:47:32   点击数:
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18891.html

点击上方蓝字“文明南开”订阅

——南开创文 有你有我——

今天农历十月初一是追思逝者的“祭祖节”亦是嘘寒问暖的“寒衣节”温暖的挂念是否已送达?天凉了提醒你添衣保暖的又是谁?

.11.5星期五

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

节日时间:十月初一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活动:祭奠先人

节日意义: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十月朔”,又称“祭祖节”“烧衣节”“寒衣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旧时,民间要在这一天祭祀祖宗,给亲友送御寒衣物。家中高堂也会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释挂念之心。

民俗由来

秦时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料丈夫已死,并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跪向长城昼夜痛哭不已,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民间也称“寒衣节”由此传说而来。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十月初一这天的早朝行“授衣”礼,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故民谚云“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的叫“打冬”或“打冬活”,关系到很多人来年的生计。

诗人李白在《秋夕旅怀》咏道:“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其中的“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正是这一节日的写照。

如今,农历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转变为网上祭扫、敬献鲜花、家庭追思、撰写祭文等文明、简约、低碳、安全的祭扫方式,中华文明慎终追远的遗传基因始终不改。

文明祭扫

随着文明祭扫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采取网上祭奠、鲜花祭祀等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百善孝为先”,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丧事从俭、文明祭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份倡议书

请查收▼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11月5日)即将来临,在这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防疫成果,天津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厚养薄葬,弘扬传统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理念,老人在世时要关心爱护尽孝心,使其老有所养;老人逝世后,要以文明绿色、简约庄重的方式缅怀逝者,传承其良好家风。祭奠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要在缅怀先人过程中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使“寒衣节”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崇尚科学、弘扬美德的重要载体。

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要自觉遵守《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销售、不购买、不使用封建迷信祭祀用品,殡葬、祭扫中,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牛、纸马、冥币等迷信用品或者花圈、花篮等丧葬用品。倡导采用网上祭扫、敬献鲜花、家庭追思、撰写祭文等文明、简约、低碳、安全的祭扫方式,自觉将注重实地实物祭祀转变为注重精神传承。

三、绿色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焚烧纸钱等不文明祭扫行为,会产生有毒气体、烟尘灰烬,损害家人身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会损害路面清洁,妨碍道路交通;存在火灾隐患,影响消防安全。要自觉摒弃陋习,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倡导采用海葬、树葬、深埋、草坪葬、花坛葬等少占或不占用土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在祭扫活动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减少人员聚集,巩固防疫成果。

四、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殡葬的先行者、带头人;要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带头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带头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要积极参与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殡葬改革,监督和制止不文明殡葬行为。

广大市民朋友们,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让我们携手同行,摒弃殡葬、祭扫陋习,做文明殡葬、文明祭扫的参与者与志愿者,用文明行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天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津市民政局

年10月

根据《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严禁在道路及社区非指定区域内焚烧花圈、纸钱及其他丧葬用品。对于在禁止道路、区域焚烧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元的罚款。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劝导市民改掉陋俗。

绿色祭祀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来源:天津广播

南开创文有你有我

扫描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jbgl/12224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