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九期 本期点评嘉宾 潘雯: 小学语文教师。 她,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曾获得教育部优课、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慈溪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慈溪市第八、九届中青年学科骨干教师,慈溪市教坛新秀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近三年,开设宁波市、慈溪市级公开课、讲座十多次。 她,是笔耕不辍的思考者。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分别在宁波市、慈溪市获奖或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获教育部关工委“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征文一等奖,宁波市“书香征文”一等奖,慈溪市“好书伴成长”读书征文一等奖等。 她,是儿童阅读的引领者。努力通过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质与量,为孩子的语文学科学活、学深,可发展、有后劲打基础。主编《木头马阅读力测评武汉专版(四年级)》《阅读与写作辅导班(三年级)》,参与编写《阅读让童年不一样》《木头马阅读力测评浙江专版(四年级)》《三年级暑假乐园》等。 请欣赏小记者的优秀作文那片金灿灿的稻田 每当秋意浓,远望乡间的路旁,满眼皆是金灿灿。看得久了,仿佛融进了金黄的海洋一般。走近细看,稻田里的稻穗鼓鼓囊囊的,都内敛地弯着腰,好像正恭迎你的光临,也像极了低调的“炫耀”。 之前,这样的景只是景,满眼的金黄诉说着收获的畅快感觉。但自从爸爸给我读了《东方稻神袁隆平》这本书后,每当看到稻谷,不管是绿意盎然的稻秧,还是金黄饱满的谷粒,我的心里总会不由自主地蹦出“袁隆平爷爷”这个称呼,而且生发出无限的自豪感。 我的老家就有大片大片的稻田,插秧季节,我总能看到爷爷弓着背,弯着腰,在水田间重复着弯腰直立的动作,然后一个下午过去,一片绿油油的稻秧便生机勃勃地立在水田中。爷爷看着成片跳跃的绿色,脸上总是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很快迎来了酷夏,稻田里更加绿意盎然,蓬勃的生命不断萌发且健壮,待到秋收时一片金黄。转眼,爷爷很满足地迎来了秋的收获。看着自己辛勤耕耘的稻田经过时间的酝酿,洋溢了秋的丰收。只是,不知是田地的贫瘠还是自然环境的影响,爷爷总是在面对喜悦后,又会紧接着略带伤感和遗憾。原来,大片的稻田收成并不理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乡里的干部组织开展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经验分享会”活动,针对乡里的现实情况,分享种植经验,交流种植方法,希望能帮助村民们提高产量,走上致富之路。我又一次听到了“袁隆平爷爷”这个称呼,并从爷爷洋溢的自信里知晓“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先进,它能帮稻农们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农们的收成,带着辛勤耕耘的人们走上致富之路。 这次交流会结束,爷爷又一次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水稻种植。只是,爷爷脸上除了喜悦,还有谜一样的自信。他又站在那一大片绿绿的稻田旁眺望,当我轻摇爷爷的手,他爽朗地笑说: “小娃娃,今年我们真要一起迎丰收啦!” “爷爷,您可是年年大丰收呀!” “以前到了秋天,你看见成片的金黄;今年,爷爷让你看看满地的稻穗弯腰哦!”爷爷再一次爽朗地笑开了。 还真是,到了这年秋天,爷爷带着我来到收获的稻田。他用粗糙的手捧起一摞摞的稻穗,让我摸一摸饱满的稻谷颗粒。哇,一粒粒,圆鼓鼓的,好像要饱胀得破裂似的。 爷爷使劲地点头:“小娃娃,这技术真行!还真不骗人!” 后来,爸爸告诉我,袁隆平爷爷的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推广,现在使得整个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有了质的飞越,稻农们的种植产量也比之前翻了好多番。 一个人,一个名,一种技术,却造福了千万人。称您“东方稻神”,一点也不为过。至少,爷爷脸上藏不住的满足,便是您改变生活的最好证明。当我又一次听到这个响亮的称呼,当我又一次经过那片金灿灿的稻田,我知道您将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厚的收成,更是中国水稻种植的自信和光彩。 阳光实验学校班马梓航 小记者证号:A 指导老师:何佳 潘雯老师点评: 将读后感受与生活实际巧妙联系,是衡量一篇读后感成功的标准之一。“我”的爷爷利用杂交水稻技术,让种植产量实现翻倍。小作者也因此睹物思人,在阅读《东方稻神袁隆平》一书后,与生活自然对接,抒发出真情实感。可谓披情入境时,妙笔自然来,文中动情的细节描写,丰富的遣词造句,无不体现着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那片金灿灿的稻田”里有小作者对袁爷爷的深切怀念,也有亲眼目睹水稻种植技术获得成功时的自豪和荣光。 冲呀! 今天早上大课间,我们早早地拿好了长绳准备到操场去。一到操场,我就急匆匆地跑到一组中。 开始啦!林芯妍一下子冲进了绳中,随着绳子的节奏跳了起来,一下,两下……说时迟那时快,沈毅航也冲了进去。最后轮到我了,感觉我的心快提到嗓子眼了,眼睛牢牢地盯着绳子,当甩向空中时,我一个箭步冲上去,奋力地跳啊跳啊…… 要玩新花样了,我们玩得好好的。突然,郑诚诺一下子冲进来,连跳都没跳就一溜烟跑了,大家都笑得人仰马翻。气氛渐渐地有了,笑声不断。 郑诚诺又来了,他还是照样子闹了大笑话。后来,姚懿洋开始了!他右手叉着腰,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只听“嗖”的一声,他就没影了,大家惊得连连称赞。 意外也有。徐胤哲冲到绳中,一下子被绊住了,差点儿摔跤。而郑沛沛呢?不是被刮鼻子就是被打脸,不是被勾住就是被绊住,都快被甩哭了! 我们“乐不思室”。可时间偏偏不让。唉,下次,我要努力“冲呀”! 阳光实验学校班袁铭程 小记者证号:A 指导老师:陈文文 潘雯老师点评: 跳长绳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大课间活动之一,这份快乐在字里行间跳跃着。小作者不仅有条理地写清楚跳绳的经过,还融心情于其中,把发生的意外和所闹的笑话写得饶有趣味。正是这些小插曲,让文章有了画龙点睛的精彩,读着让人忍俊不禁。以《冲呀》为题,前呼后应,让人感受到“我”兴奋与期待的心情。 我家门前的竹子 我家门前种着四五丛竹子,它们日夜和我在一起,仿佛一位位哨兵,守护着我们的小院。 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来到小院前,观察起“哨兵”们。竹子的身形又高又瘦,它们个个把腰杆挺得笔直笔直的,仿佛是一位位正在执行命令保卫国家的军人。 我走上前去,蹭了蹭它的“大衣”,感觉有点粗糙,又摸了摸它的“关节”,觉得有点扎手,而且凸起。竹子们的头上戴着一顶“太阳帽”,“帽子”是深绿色的,但是只要让阳光一照,它就会变成浅绿色,那颜色充满活力,是生命的象征。我走到竹子前,细细观察起眼前的竹叶,发现每一片虽然大小不一,但是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形状,又细又长,像一根根葱绿的手指。我又摸了摸竹叶,滑滑的,还有点黏。我把竹子高高地举起,透过阳光,终于发现了秘密,竹叶上有细细的绒毛,表面沾着粘液。一片一片的竹叶如同一只只缩小版的“小舟”,在绿色的“海洋”里前行。竹叶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绿色的大网,为竹子们遮风挡雨。 碧绿的竹子点缀着整个小院,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感谢它们日夜相伴,为我带来一片安宁。 第三实验小学三(6)班王思衡 小记者证号:A 指导老师:童利敏 潘雯老师点评: 本文的第一个亮点:由远及近地观察竹子,文章条理清晰;动用各种感官,多角度地观察,有了许多不一样的发现。第二个亮点:想象丰富,将竹子的外表、竹节、顶部、竹叶分别想象成“大衣”“关节”“帽子”和“小舟”,突破了写状物的定式思维,使“竹子”这一普通的植物富有了情趣。 我的戏迷爷爷 有人迷棋,有人迷花,还有人迷球,而我的爷爷迷的是戏,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戏迷”。 爷爷特别爱听戏。只要知道哪里有唱戏的,不管有多远,也不管刮风下雨,他骑着电瓶车就奔着唱戏地方去了。我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到环城公园去听戏,顶着大太阳,戴着草帽听人唱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平常出门时,爷爷总是把唱戏的机子,装在口袋里,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 有一次,爷爷躺在沙发上看戏。只见他身子侧着,腿摆成三角形,右胳膊微微弯曲,头枕在胳膊上,左手在腿上打着节奏,眼睛一会儿睁着,一会儿又眯着,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看着戏,还跟着一起哼着曲。不一会儿,我发现他的眼皮开始“打架”了,又过了几分钟,爷爷的呼噜声此起彼伏。这时我蹑手蹑脚地靠近他,拿到了摇控器刚刚换了频道,喜出望外地想,可以收看我喜欢的动画片了,可是,爷爷立马眼睛睁得大大的,责怪我说:“你为什么要给我换频道?”我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您不是睡着了吗?”爷爷始终不承认自己睡着了,坚持说自己一直在听戏。哈哈,我的爷爷就是这么好玩。 慈吉小学三(18)班史济哲 小记者证号:B 潘雯老师点评: 用事例来凸显人物特点是本文最大的亮点。1.事例选取抓典型。小作者选取爷爷“不管酷暑严寒都坚持去唱戏”和“沉迷于看(听)戏不可自拔”这两个典型事例,使戏迷爷爷的形象跃然纸上。2.事例叙述详略有度。为了避免冗长平铺,小作者先略写再详写,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为你点个大大的赞! 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蒲公英的种子起飞时,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筝乱飞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调皮捣蛋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大树被连根拔起时, 我们知道风又发脾气了。 实验小学一(17)班孙量 小记者证号:A 指导老师:周忠波 潘雯老师点评: 小作者一定很喜欢叶圣陶爷爷的儿童诗《风》,模仿着大作家的写法,让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得触手可及。“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这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串联起“种子起飞、风筝乱飞、大树拔起”三个风来时的场景。可见,作者内心流淌着自由而不受约束的想象。如此优秀的创作,印证了“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这一说法。 我的“新朋友” 今天,我要隆重地介绍下,我的“新朋友”——小乌龟。它的样子别提有多可爱了,壳上的图案没有规则,却似乎又有规则;随意,却又像是精心布置过。四条小短腿卖力地向前一步步移动着,让我爱不释手地想去摸摸它的小脑袋,我的手还没靠近,它就把脑袋给“嗖”地缩进龟壳里,逗得我“咯咯”直笑……这就是所谓的“缩头乌龟”吧! 小乌龟吃鱼的样子特别有意思。小脑袋一伸,再一缩,小鱼就被它“啊呜”一口吞进了肚子,毫无反抗之力。它半眯着眼睛,回味着小鱼的鲜美,又或许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尝出味道来……没过一会儿,我投给它的小鱼就被这个“小小干饭龟”给消灭光了。 重要的是,我们相处得很好。一有时间,我就逗逗它,遛遛它,还教它“握手”的本领,我用一只小手指放在它前面,如果碰到它心情好,就会伸出一只小爪子搭在我的小手指上,跟我友好地握个手,好像在说:“朋友,你好,你好……” 逍林镇中心小学二(2)班陈锦心 小记者证号:B 指导老师:陈央璐 潘雯老师点评: 小作者从外形可爱,吃食有意思,一起快乐地玩耍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新朋友”小乌龟,无不体现出对它的喜爱之情。生活中,你一定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有趣的“缩头乌龟”现象。行文中,你善于从儿童的视角,抓住神态和动作来写。因此,你笔下的小乌龟又成了会说话,有灵性的“好朋友”。 保卫吴老师睡觉战 “体育课真够累的!”“就是嘛,我快变成水人了!”大伙在体育课回来的路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话,整个走廊都热闹极了! 突然,在队伍里的前面几个同学突然转头往后说:“嘘,嘘,嘘……”我很好奇,就跑上前去一看。哇,原来是吴老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同学们不约而同轻手轻脚地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有的安静地看着书,有的轻声地喝着水,不像以前那样吵吵闹闹的。 又觉得外面太吵了,会打扰吴老师休息,所以打算把门关上。于是,我们踮起脚尖儿,轻轻地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的,还把窗户都关住了。因为门上面有通气窗,所以声音还是很大。于是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出去,对其他班级的同学说:“你们小声点,不要打扰我们的吴老师休息,快,快,快走开!” 吴老师终于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对我们说:“你们刚才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到了,我都听得流眼泪了,是真的!”黄歆茹同学“嘻嘻”地笑了起来,同学们也开始笑了。吴老师说:“班的每个同学都爱我,我也爱班的每个同学!”我看见吴老师眼睛亮亮地闪着泪光。 是的,我们爱吴老师,吴老师也爱我们! 阳光实验学校班楼宇晴 小记者证号:A 潘雯老师点评: 开篇先“声”夺人,接着主角出场,再让事件发生。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通篇用动作和语言推进事情发展,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能可贵。最后,直抒胸臆地表达师爱生,生爱师的美好。题目新颖又充满爱意,语言朴实又蕴含童趣,字字句句中体现的师生之情已经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这样的吴老师,谁能不爱呢? 家有农业多面手 “农业多面手”?这不是在说我的爷爷吗?他是一个辛勤了一辈子的农民,对农业生产十分了解。 春天,他会一早起来,赶到田里,用锄头把地翻耕一遍,把各类种子播撒下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一天都会去田里照看,浇水、施肥、捉虫、拔野草都成了日常工作。在他的精心劳作下,他种的菜经常受到邻居们的夸奖,这让他十分自豪。 夏天,是杨梅成熟的季节。爷爷总是凌晨两三点起床,去自家杨梅山摘杨梅。他在腰间系上采摘箩,动作敏捷地爬上杨梅树,一眨眼功夫,采摘箩里装满了红得发紫的杨梅。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留下“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的佳句,将一颗爷爷摘的杨梅放入口中,唇齿之间汁水四溢,满是清新的甘甜,就是舌尖上杨梅的代表作。 秋冬时节,庄稼收割了,河水也浅了下来。爷爷把渔网拿出来,划着他的小船,去小河捕鱼。他熟练地把渔网撒进水中,用竹竿用力拍打水面。一袋烟的功夫,爷爷把渔网收起来,把一条条鱼装进桶中,划着他的小船,和夕阳一起回家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农业多面手,他在农业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种菜、摘杨梅、收割、捕鱼都是一把好手。我要学习爷爷勤劳、专注的精神,做一个学习多面手! 第三实验小学三(6)班余暄 小记者证号:B 指导老师:童利敏 潘雯老师点评: 写“多面手”这一类的文章容易出现文脉杂乱无章,事件蜻蜓点水的问题。本文的小作者很好地突破了这两点。全文构思精巧,以春、夏、秋冬为行文线索,选取的事件既有农民普遍做的日常农事,也有夕阳下,颇具闲情逸趣的捕鱼活动,立体地表现了爷爷在农业方面经验丰富,与题眼“多面手”紧密相扣。小作者文笔娴熟,既能用连续动作来描写画面,也能引经据典地来说明事物特点,值得大家一读再读! 号外: 在本期微刊刊登的优秀文章也将在慈晓APP小记者版块刊登,请大家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