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农村已经不是以前的农村 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都不见不见啦! 惠州各县区以“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为抓手 力促农村面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 ◆◆◆◆ 生态创建硕果累累 。。。 惠州自年起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后,年又提升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全市已创成省级生态县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乡镇53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个,省级生态示范园2个、市级生态示范园1个,全市80%的乡镇已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80%的村已创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农村也不是一天变美的 基本建立覆盖市、县、镇三级生态建设规划体系 为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惠州编制实施了《惠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全市生态创建工作提供了指引。同时,积极推进县(区)、乡镇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全部完成生态县(区)建设规划编制,列入生态镇创建计划的有关镇(办)也完成了镇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方案)编制,基本建立起覆盖市、县、镇三级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 其中,惠城区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建设,编制了《惠州市惠城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年—年)》和各镇(街道)《环境保护规划》,区、镇(街)两级环保规划体系基本构建完成。 大亚湾区注重加强主体功能区的引领地位和生态环境的底线约束作用,先后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低碳生态专项规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治水规划》等十多个规划,形成完善的绿色生态环保规划体系,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和生态公益林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差别化管控措施,强化生态环境的底线约束,引导产业合理布局,资源适度开发。 力争年实现一村一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在博罗县柏塘镇平南村的主干道边,每隔十几米就能看到一座别具特色的污水处理设施,看似村民用篱笆围起来的“小花园”,实际上是平南村正在推广的全生态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 博罗柏塘平南的景象正是惠州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水治污”“美丽乡村·清洁先行”“美丽乡村·绿满家园”三大行动,突出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和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村面貌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的缩影。 全市共投入资金逾60亿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74座,总处理能力达到.55万吨/日,建成截污管网近公里,另外有9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主体。全市所有镇(办)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0多亿元用于保障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与运营,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办转运、县区处理”的运作模式。在“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中,全市累计完成村庄绿化个,其中完成森林村庄建设个,完成村庄普通绿化个,村民抬头见绿、出门见青,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财政资金保障与融资模式创新并行 一池荷花与成群的游鱼成为当地一景,在龙门县平陵镇光镇村,人工湿地成为村民散步的首选场地。 建设人工湿地的资金哪里来?光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伯梁告诉记者,通过大力发动乡贤、企业等以捐赠的方式,目前光镇村共募集资金万元,建成人工湿地主体工程15处。 惠东县芙蓉村委充分利用地租、集体经济、信贷及参股资金,将其一部分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村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计价体系。 惠城区则创新融资模式。今年,惠城区被省住建厅选为广东省15个PPP模式整县(区)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县区之一。“至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实现全覆盖”,惠城区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 虽然取得硕果累累 但农村生态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惠州市环保局出台了《惠州市生态创建奖励办法》,对创建成各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单位进行5万-40万元不等的奖励。 还相继出台了《惠州市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补助办法》《惠州市镇级污水处理厂主干收集管网设施建设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等资金奖补办法,由市、县(区)、镇三级财政对乡镇生活污水纳污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实行差别化补助。 来源/南方日报 整理/惠州环保白癜风的危害白颠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