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 国内外绿色城市最新资讯 陈宜明:让绿色称为建筑新常态 导读 我国从年开始推广绿色建筑,至今已有10个年头。瞭望全球,展望未来,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已成为当代世界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和总的潮流。在绿色建筑的认知上,我们应当注意不要走入一些误区,正确认识和把握绿色建筑的内涵,注意倾听专家的意见和告诫。 我国从年开始推广绿色建筑,至今已有10个年头。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在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主论坛上介绍,截至年底,我国绿色建筑累计面积已达4.6亿平方米,被认定的绿色建筑项目多个,虽然占建筑总量的比重依然较低,但已有良好的开端。 什么是绿色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绿色建筑?目前,对多数人来说,这些可能还不太清楚。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补补课,多做一些普及工作,使大家有更多了解,增强广大市民对绿色建筑的认知,让绿色建筑融入生活。 瞭望全球,展望未来,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已成为当代世界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和总的潮流。所谓“绿色建筑”,代表或象征着一种新的建筑。这种建筑是在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建筑。它又可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型建筑、生态型建筑、回归自然型建筑、节能环保型建筑。它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建造特点集中于三点:一是节省能源;二是节约资源;三是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在室内布局设计上,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在目标追求上,更加注重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考虑对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在建设发展特点上,把节能、节电、节地、节水、节材以及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等方面放在优先的第一位,以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空间为己任,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在绿色建筑的认知上,我们应当注意不要走入一些误区,正确认识和把握绿色建筑的内涵,注意倾听专家的意见和告诫。 1首先,不能把绿色建筑等同于“高大上”。绿色并不意味着高定位、高造价、高成本,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落脚点应当是“平民建筑”,是采用新技术的建筑。从效能说,采用新技术的绿色建筑,有些并不需要很高的投入,有些投入会有超预想的回报。 有资料介绍,德国一家公司援助的某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元钱,住户自己出元钱,国外援助元,相当于每户共投资元钱,对建筑进行了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玻璃、门、天花板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一年所减少的开支就达元以上。此后,周边许多市民主动提出运用这方面技术的要求。这体现了绿色建筑平民化的初衷和要求。 2其次,绿色建筑不等同新建筑,也不局限于新建筑。老建筑通过改造也可以成为绿色建筑,而且这方面是眼下我国绿色建筑工作推进的重点。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如何让既有建筑成为绿色建筑,一直是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思考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亿平方米建筑需进行节能改造。同时,北方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63亿平方米,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约一成,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 3最后,发展绿色建筑应当是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市民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行动。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它应当有政府的策动、有社会组织的配合、有市民的响应和监督。绿色建筑是为民益民的、是为市民服务的。市民应当成为绿色建筑最终的见证者、受益者和评判者。因此有专家说,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政府和专家层面,还应当进入寻常百姓家。如果老百姓都能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