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导,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发布时间:2024/5/25 13:14:37   点击数: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pf/a_4629709.html
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开创了理论先导、教育主导、活动引导、评价督导的“四导”工作机制,收效显著。理论先导全面理解生态文明教育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培训,重点学习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职工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解决了思想的总开关问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学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遵循,重点开展节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号召全校师生节粮节水节电,开展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主导明确生态文明教育方向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求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比如,语文课可以进行节约教育,地理课进行国情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学校以班会课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如每学期初举行“防攀比心理树节约意识”主题班会,倡导学生物质生活大众化,不搞吃穿上的攀比,特别是在手机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制度,家校形成共识,防止学生购置奢侈品;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面对较为干旱的天气,志愿者主动帮忙浇灌树木花草;面对突发的沙尘暴天气,组织学生探讨沙尘暴的成因及应对措施,在讨论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学校从教育学生减少制造垃圾入手,禁止使用塑料袋,倡导减少购买带有包装袋的食品,餐盘餐具以自备为主;规范垃圾分类,校园内摆放多个分类垃圾箱,疫情防控期间对废弃口罩进行规范管理,设立专门医用垃圾箱,对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制品、纸制品,引导学生按班级集中处理。如今,减少制造垃圾、垃圾分类的行为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校组织全体科任教师认真学习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认识制定该法的重要意义。为把法律学深学透,学校正在筹划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知识竞赛。活动引导潜移默化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学校在日常劳动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树立环保意识。学校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加强绿色教育。学生在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在研学旅行中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利用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鼓励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低碳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校园活动中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点组织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开展了“节约才最美”主题节约标兵活动,把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电、粮的先进学生评选出来,把他们的事迹通过校园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shtd/12238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