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绘画启蒙,这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发布时间:2024/2/20 14:50:41   点击数:

美学家蒋勋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

深以为然!

我们这一辈,尤其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大多没有机会接受美学教育、艺术熏陶,深深遗憾!

如今我们当了父母,便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的洗礼,点亮一双能捕捉美的眼睛,由骨子里散发出优雅的光芒,恨不能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也不例外!

无奈我家儿子小时候对画画丝毫提不起兴趣,而我又一直秉承着平等、民主、尊重、自由的教育理念,几经引导无果,也不想逼迫孩子哭唧唧地拿起画笔。

即使如此,关于儿童的绘画启蒙,我仍然有些话想说一说——

01一位美术专业毕业、从事设计工作的父亲,他对女儿的绘画启蒙值得借鉴

我的一位好友,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功底了得。

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亦或是遗传基因“作祟”,她的女儿自小便酷爱涂涂画画。

但直到孩子步入小学,他竟没有给孩子报过画画班,这令我诧异。

原来他并非不想让孩子学画,而是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机构,他索性就让孩子自由发挥,做为专业人士,他也不教孩子绘画技巧,只是启发女儿用画笔去随意表达。

朋友女儿画作:一根线表达

他说:

构思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绘画启蒙最需要做的事,而市面上很多美术教育机构都在教授技巧和套路。老师让孩子们按照设计好的构图法则,采用老师准备好的各色颜料,进行傻瓜式的步骤进行训练,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画出来的作品单看效果很不错,丰富,吸睛,十分迎合成人的审美,但却千篇一律,少了灵动。这一幅幅让家长们深感欣慰的作品背后,实质上抹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朋友女儿画作:圆形线描朋友女儿画作:三角形的故事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像孩子一般作画。”

孩子的艺术灵感是最宝贵的财富。

学技巧不需要赶早,等到孩子年龄大一些,理解能力、领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都更好时再学反而事半功倍。

他不愿意女儿成为被绘画技巧“框住”的孩子,沦为复制黏贴的画匠。

他不会指出女儿画作的“常识性错误”,比如她把花朵画成绿色、树木涂成蓝色……而是鼓励孩子把她画的故事表达出来,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视角真的太独特了!

朋友女儿作品:你的宇宙飞船会将你带往哪里?

如今,他的女儿11岁,近两年他才为女儿寻到了相对满意的美术老师,如今她的画,在技巧上可能不及从小在机构训练出来的孩子那般娴熟完美,但我总是会被她小脑瓜里丰富的奇妙世界所吸引,她总是可以不假思索地将脑海里的画面绘于笔下,她的画很有个人特色。

现在他偶尔会让女儿帮他的餐厅画宣传海报;

她还帮一位姑姑的婚礼手绘请柬,手绘元素也应用到婚礼现场的布置中;

她玩凹凸世界,常常帮同龄的孩子画人设头像,去年三八节,她用画人设赚的70元钱,给妈妈买了节日礼物。

02没有绘画功底的母亲,凭借对美的热爱,在亲子互动与日常生活中启蒙孩子

傍晚回家的路上,落叶纷纷,我顺手捡了些,和孩子一起DIY树叶画。

借美术之灵,创自然之美,在亲子过程中,拓展孩子的创造思维,让落叶在化作春泥之前,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和孩子共同完成的树叶画用树叶作画,勾起孩子的兴趣与好奇心

食物也可“作画”,发现生活之美。

我做的食物2我做的食物2我做的食物3我做的食物4

03我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绘画天赋,对此也没有兴趣,却在某个契机他开始画了起来

画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技艺,“恰当的引导”比“强加意愿”和“照搬硬套”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由于没人带孩子,寒暑假他总是跟着我到公司去,他已经养成不打扰的好习惯,自己写作业、看书、浇花、逗狗……百无聊赖时,他拿起铅笔……

作为一个“望子成龙”的脱俗佛系妈妈,我也想借此契机给他报个画画班,但还是被拒绝了。

他说:“我只想随凡所欲画一画,不想上兴趣班,毕竟我没那个天赋。”

时间的车轮又走了几轮,今年暑假的一天他突然说:“妈,你给我报个画画班吧,我想学素描。”

老母亲老泪纵横,生怕他反悔,马上带他去上了一节体验课,课后他说:“报名吧!我学!”

这是他进机构学习前的画作这是学了几节课后的作品

对于绘画启蒙早的孩子而言,11岁已经能画出很棒的作品,而他却刚刚拿起笔,可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老母亲还暗戳戳地想,画素描是不是对初中的几何会有所助益呢?哈!)

我很眼馋机构里那些美美的彩铅写生画作,我问他:“接下来要不要学学这个?”

他说:“以后再说吧!先把基础学好,如果以后我还有兴趣的话。”

好吧好吧!我的态度一直是不强求!

04写在最后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家庭是最好的启蒙学校,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可以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培养审美力不仅是通过绘画,还可以是音乐,亦或是日常引导孩子关于观察,发现生活之美。

正如蒋勋所说的,“要给孩子最好的音乐、文学和电影,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学校和家庭决不能成为养鸡场和养猪场,豢养一批只会考试的工具。”

你觉得呢?

当家长不易,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物质保障,更要给孩子精神上的滋养与支持。

且行且修,一路同行,我是,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shtd/12235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