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电影讲述的是父母双亡的法国女孩Jeanne的一段故事。她以教钢琴为生,并和爷爷住在法国北方的海边。 Jeanne和爷爷 她生活在特殊的二战背景下,当时的法国已经沦陷,她和爷爷被迫拿出一个房间,给一位德军上尉住。 战火似乎并没有真正扰乱Jeanne对生活的用心。Jeanne会在妈妈五十岁生日的时候,去小店买上两小束可爱的花,其中一束送去墓地,另一束放到爸妈生前的房间里。 因为物资短缺,跟爷爷喝咖啡没有糖的时候,Jeanne会用黄果酱混合葡萄作为代替糖料放在咖啡中,她还建议爷爷学着在菜园里种点土豆,这样她就可以给爷爷做更多好吃的食物。 她会想尽办法去表哥那里弄一点牛奶回来,也会跑去很远的海边渔民那里,买仅有的几条小小的鱼用来改善伙食。 没有新衣服的时候,Jeanne会试着将旧的衣服搭配得精致得体。在特殊的日子里,她会试着将妈妈的一件长裙改短一点,用作为自己的小礼服。 Jeanne和爷爷住的城堡虽然有些破旧,但却布置和装饰得非常温馨。棕色的木质家居、柔和绿色的墙面构成了一种油画般的色调,让人觉得无比的雅致。一切用上尉说的那句形容最贴切不过:“这是一个有灵魂的房子。” 壁画、壁炉的垂帘,甚至喝水的一只小瓷杯,都无声的传达出主人的精致心情。 在没有事情做的时候,Jeanne会弹奏钢琴,偶尔也会陪着爷爷下一盘国际象棋。更多的时候,她会和爷爷在壁炉旁,边烤火边看书。 不得不说,战争年代下的Jeanne是个平凡的女孩儿,没有波澜起伏的人生,她的理想也没有出奇之处。 不过,这份普通却又是另外的珍贵。那就是即使在非常时期里,也仍然坚持在有限的条件下,体面和精致的穿着,而丝毫没有让人感受到苟且。 Jeanne精致的服饰 我们往往觉得,好的生活一定是要有某种经济条件来支撑的。似乎拥有了更多相对的自由,拥有了起码符合某种标准的物质生活之后,才能像我们所向往的那些法国女人一样,悠然的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但Jeanne的做法让人感觉到,能够真正去生活的人,更多是因为她们心里始终装着生活的态度。或者这才是在我们跟法国女人之间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我们当中一些已经真正拥有足够时间和金钱,每天都在过着法式生活的女人。她们不仅学会了像Jeanne一样用鲜花装点生活,甚至能够像她一样能够弹得一段巴赫的曲子,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品读巴尔扎克和雨果的作品,这一切都会让她们看起来仿佛拥有了最优质的生活。 但一个女人在这样的生话方式下,如果仍然活得充满焦虑,华服美食下的心情却时常如热锅上的蚂蚁,那就绝不是在真正的生活。 有品的生活,其实跟我们做了什么没有实质性的关系。生活品质的实质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诗歌不在远方,卓越的品质也无关金钱权势地位,而是存乎于生活细节中,存乎于我们内心的最深处。 仅仅从服饰和生活方式上进行模仿是最容易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生活的品质,不仅在于做什么,更在于怎么做。 就像Jeanne一样,她的生活和她的爱情都存在于一个无法逾越的战争环境中。但她仍然始终拥有自己的态度和信仰。 当她的学生因为家庭变故不能再支付学费时,她仍然决定继续教下去,对音乐的信仰引导着她做出生活上的选择;当自己同胞里的反战组织成员,在深爱的人里放了炸弹后,她即没有透露什么也没有直接去阻止什么,她用自己一种更独特的方式,非常清楚的赢得了令人动容的爱和尊严。 这是她对生活的态度,又不仅仅是对于生活的态度。它是一种对生活的信仰。而在这个纷乱嘈杂的世界里,我们真的很缺少它。 缺少了信仰,即使万卷书和万里路也没有办法把我们变成一个真正拥有品质的人。 也许因为在战争的背景下,我们会更容易发觉Jeanne的这一种信仰,它非常有力的闪烁着光泽。 但一切时代都有无法逾越的困境,和平年代的平淡,现代社会的嘈杂,对人们方方面面的考验一点都不比战争年代少。 培养和发现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感情,藉着一种饱满的精神贯注到举手投足间,让看似平凡、粗糙的生活开出芳香鲜艳的花,这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高品质的生活。 关于《沉静如海》这部电影,其实它最精彩之处,是无声却汹涌的爱情。 电影链接: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白颠疯早期证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