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刘建华﹄ 绿色生活好市民 ???小编为你谱一曲赞歌??? 春风送暖春潮涌 春雨滋润万物生 众志成城蓝天梦 绿色生活见行动 ●●● 叶荫珍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是个跨世纪的“70后”。在那艰苦的年代,父辈的勤劳质朴,勤俭节约的好传统,早已深深地烙在她的脑海中并落实到行动上。风风雨雨几十年,她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享受祖国日新月异,生活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多年来,她把这种作风,这种精神不断的发扬光大,传给身边的朋友,传给自己的儿孙。她常说“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绿色生活、践行低碳环保方面,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绿色生活,珍惜资源 ●●● 叶荫珍每次用水,水龙头不会开的过大,基本“一水多用”,如洗菜水、洗衣水用来拖地,小便后厕所冲水。淘米水、洗鱼肉的水用来浇灌家中的花草树木。为了节水,她把家里换上了配有大小两个按钮排水的马桶。洗手、洗脸时每人都有自己专用的脸盆,沐浴洗澡时,脚下用足浴大盆接着。她说这样既节水,还能起到泡脚足疗店作用。同时这些水还可再利用,冲厕、擦地都可以。夏天下雨时,她就用院子里的蓄水池或盆盆罐罐接雨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看起来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节水效果出来了。每次查水表,她们家平均每人每月不到两吨,比起邻居、朋友家的用水真是少了很多。 叶荫珍说节电也就节约了发电的煤,同样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减少一份污染。为了节约用电,她家里每个房间,除了客厅大型主灯亮着之外,其它房间都配有一个低瓦数的小灯或台灯,基本是人走随手关灯。为达到低消耗,总是不断想办法,找窍门,根据不同的电器,采取不同的方法。她的这一做法,曾遭到家人的质疑和反对。她说年轻人喜欢明亮、痛快可以理解,但不能大手大脚。通过言传身教,慢慢地她的儿女们也都养成了好习惯。有时候自己忘记了,她的儿女们都会主动检查哪个电源没有拨掉。 绿色消费,精打细算 ●●● 日常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退休后的叶荫珍作为家庭主妇为了保证家人吃好喝好,养成了记经济帐的好习惯。每次支出均有记载,每月做汇总。现在她身边好多邻居或朋友都学习她的做法。外出吃饭因人而异,基本做到点菜合理,力争光盘,即便没吃完也会打包带走。朋友亲戚送的礼品,包装盒都是很考究很漂亮的,叶荫珍会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当做家中装饰品。杂物、购物塑料袋,能用的继续当垃圾袋用,她的儿孙们用过的稿纸,叶老师用背面继续记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别看叶荫珍是“70后”,但是她的精气神儿,气质,衣着打扮,在小区老年妇女中,还是个领军人物。不过她遵循的购买原则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对于那些淘汰过时的衣物,一是通过居民委会捐献;二是送给那些有需要的家庭或人员,如小区里的保洁员,上门干活的工人师傅,外面的修车师傅,收废品的师傅等等,这些师傅都很开心也乐于接受。她经常说,国富民强,不必刻意去做苦行僧,但是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绿色环境,有我奉献 ●●● 在龙泽居住的十五年里,叶荫珍是典型的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分别担任着居民代表、楼长、计生宣传员、《龙泽家园》报的编委、图书管理员、治安志愿者等众多“职务”,为社区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余热,贡献着力量。十几年的时间,她用手中的笔,写下了数十篇文章、快板、三句半、散文诗、小评论等,对社区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不良现象给予批评,每逢小区演出,她都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和赞扬。她还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制止毁坏草坪、私搭乱建、不文明养犬的现象,多次捡拾垃圾及狗粪,清理小区内外的小广告,用绿色行动建设绿色家园。 微不足道的小事或举措,在叶老师看来,就是为首都“清洁空气,蓝天行动”所做的贡献和努力,她希望大家和她一起,为建设和谐宜居的绿色北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号召 "V蓝北京"在此向您和您身边的亲朋好友发出诚挚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