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时光在旧厂房里设计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0-8-11 22:42:29   点击数:

生活在上海的瑞士人尤纳斯·马瑞恩JonasMrian,是一名自由家具设计师。年他告别了矫形师的职业生涯,开始专注于家具设计和旧物改造,两年前和妻子陈妮娜在上海五维创意园区里找到了一间由旧工厂厂房,改造成他们的家与工作室。

从湖北省的高校毕业之后,妮娜在湖北的一所中学当了三年美术教师。尽管她的教学生涯很顺利,多次获奖,平时也创作摄影作品,但她忍受不了“早上7点上班,还要指纹打卡”的生活。为了摆脱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加上一场虽然最终无果的恋爱感召,使她在年放弃了工作来到近一千公里之外的上海试试运气。

妮娜给自己找工作的期限是三天。那时她非常想加入位于淮海西路红坊里的一家香港广告公司,面试之后在家等着老板给她出平面设计的试题。一开始,老板没有如约把题目发来,一般人可能认为这就没戏了。可是妮娜不愿放弃,主动去询问。要来题目之后连续奋战了七个小时,她的设计为她赢得了第一份工作。

一年之后,她又用十分钟内做的一张设计图得到了同济大学下属科技部艺术中心的工作。在那里她工作了三年。为艺术中心做设计和摄影项目,也参与策划一些政府项目和艺术展览。

在日子又渐趋平淡之时,年中,JonasMrian降临到她的生活中。这位曾经在朝鲜参加过红十字会,当时在冰岛假肢公司担任亚洲区技术总监的瑞士人,年从北京搬到上海,生活在湖南路的法租界老房子里,公司付的租金,生活惬意却没有波澜,甚至寻思着离开中国。

两个同步的灵魂走到了一起。那时Jonas33岁,妮娜29岁。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摄影、艺术、设计。但更为巧合的是,他们同时都想到了要辞职,过自由的生活。

年10月,有一天,Jonas对刚认识四个月的妮娜说:“你愿意和我到一个废旧厂房打造自己的家么?”

妮娜心想,这就像是求婚的邀约了。旧厂房,自己的房子,听起来很酷啊。她觉得两个人的志向真的一样了。于是她答应了。

杨浦区军工路大概是上海最缺乏想象力的马路之一。人们对它通常只有遥远而冷漠的印象。尽管它其实早在民国初年便已存在,是上海的第一条近郊公路,沟通了上海北部农村地区与上海公共租界的联系。

在初冬的这一天。我钻出江湾镇地铁站,上了出租车,让司机去军工路上的五维创意园。司机说,是那个办婚礼的地方对吧?

一时间,我还未曾将妮娜和Jonas出名的工作室和婚礼市场联想到一起。但事实证明司机是对的,园区的门口摆了一个大大的红色囍字,穿着婚纱,袒胸露背的新娘在寒风中和身边的新郎在一辆甲壳虫汽车模型中做出各种亲密造型。他们的背后是“唯一视觉”、“蔚蓝海岸”等各家婚庆机构的招牌。配上入口处一个“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巨大不锈钢雕塑,有特别的喜感。

Nina和Jonas的工作室就在这座园区的15号,坐落于园区的最里面一排房子。在四年半之前,这里是破旧的厂房。他们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这里。

妮娜和Jonas花费了大概10万人民币对这座大约平米(改造后平米)的旧厂房进行了第一次装修。因为空间宽敞,屋顶很高,他们有很多自由来实现自己的想法。Nina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将类似记忆里家乡的绿色“移植”过来,在隔出来的阁楼边上放了一道绿色植物屏障。阁楼上就是他们的卧室。

刚搬到这里来的时候,妮娜和Jonas经常邀请朋友来开Party。“最多的时候装下过人,外国朋友说这是城里最酷的Party。”

改造是在这四年半的时间里慢慢进行的。妮娜在房顶种蔬菜,女儿生下来第一年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一部分砖块和木地板是来自拆迁房的二手材料。斑驳的铁门上也用白漆刷上了三位主人的名字:JonasNinaAnna。墙上挂着妮娜的摄影作品。在一楼大厅的一角,妮娜设立了自己的影棚。而Jonas也有了自己的工作车间,而且他的车间在慢慢扩大。

Jonas光头,笑容亲切友好。这位擅长假肢修复和矫形的工程师,把他工作中的手艺全用到了旧物改造上。“做假肢,木头、金属、碳纤维……什么材料我都接触过,这些改造对我不是什么难事。”

他实在是一个高手,可以把各种老旧的中国元素的东西,改造成新潮的带实际功用的产品。比如,用旧行李箱改造而成的音箱,用旧饼干盒做成的可触控台灯,把一个中式梳妆台改造成盥洗台,把老木材改成造型新式而不失古朴的长桌等等。

Jonas改造设计作品

“刚开始,我只是想休息一年,没有想太多,从兴趣出发,看看日子可以怎么过。我拼装了我们自己用的第一件家具,这启发了我可以把旧家具改造成不同的东西,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功能。现在,我已经把它当做一个正经的生意来做了。我也需要养家糊口,我们的积蓄并不多。”Jonas笑着说。

为了搜集二手材料,Jonas需要在上海及周边进行拆迁的区域,和那些专门收购废旧家什的公司和个人打交道,从中淘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有时候妮娜在老城区拍摄照片时,也会为Jonas物色一些材料。

Jonas在我们面前摊开了一本画册,“与其说这是一本产品目录,倒不如说是一部作品集吧。”因为大多数的作品并不能量产,根据废旧材料改造出来的产品总有一些细小的差别。加上Jonas目前主要是自己动手,加上一个实习生协助而已。

“有了Anna之后,加上有实习生,我需要更好规划时间。”Jonas几乎每天都工作,在车间里他每天要做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从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五六点,然后脱下工装,洗澡,换上平常的衣服。晚上还要做些文书工作,邮件来往等。

小的物件,比如用酒瓶做的吊灯,每个月Jonas和他的实习生可以做上个。而如果是一个大床……那么可能耗费他们在一个多月工作日的大部分时间。Jonas指着车间里一个打造了一半的大床对我说。“这是一个德国的女士马上要回国,特地订做了的,当然,托运的费用会由她的公司埋单。”他会心地一笑。

这让我想起了何伟在《奇石》里面写到他和太太张彤禾从中国搬家回美国,中国工人是如何灵巧地将他家的大床拆卸并拼装得天衣无缝让美国工人赞叹不已的故事。

“你是否还会想起过去在大公司里的生活?”我问。

“有时也羡慕那种周五晚上可以暂时不考虑工作的生活,直到周一你才需要重新操心起来。但现在这不是现实了。家和工作室完全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很难分开。”Jonas说。

Jonas设计作品

媒体在这间工作室和家建立起来之后的半年开始注意到这里。创意设计网站CrativHunt.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ys/12197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