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解放日报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年全国低碳日·上海主题宣传活动:低碳嘉年华”,在黄浦区外滩中央广场正式开幕。作为本次低碳嘉年华重要组成部分,当天16点,低碳生活主题公益市集准时开市,32家企业与个人用创意与智慧在沪上掀起一阵绿色低碳新风尚,首日吸引客流超3万人。 今年是全国低碳日第十年,也是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动十周年。为了让更多市民朋友感受到低碳行动带来的改变、从低碳生活中获得快乐,低碳嘉年华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公益市集、低碳达人分享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全社会传递环保理念。 市集现场,上海首个零碳市民花园人头攒动。该花园由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策划实施,在设计之初就融入循环利用的无废理念,主体结构采用个废弃物流木托盘进行搭建,个上海设计周的回收木箱营造出花园组景,再配合由市民回收再利用的个奶粉罐打造成的生态植物墙,共同形成“零碳零废弃”的再生空间,邀请市民朋友在其中休憩活动,沉浸式感受低碳生活的魅力。 “活动结束后,零碳市民花园的所有物料都将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花园中的植物盆栽也将赠送给社区。可以说,整个花园切实做到了‘零碳零废弃’,是真正面向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花园。”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花园旁,“碳达峰从我做起、碳中和从小开始”黄浦少儿绘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引人注目。今年年初,黄浦区教育局联合区发展和改革委,面向全区小学生组织开展绘画大赛,鼓励孩子们以梦为色、以爱为笔,绘制理想中的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本次展览特别挑选了其中20余幅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融合新能源车、未来自行车等元素,让人们看到了绿色低碳生活的无限可能。 孩子们心中的“低碳城市”。蔡坤摄 集市现场也开展了“低碳知多少”“低碳大闯关”“旧物手工改造”“物物交换二手市集”“奶粉罐变身绿植盆栽”等趣味活动。其中,中国银联将“低碳小镇”搬到了现实,“小镇”入口处的许愿树挂满了“绿色低碳卡”,“低碳学校”“低碳乐园”“能量超市”等场景更是妙趣横生;物物交换市集鼓励大家分享交换家中的闲置物品,建立促进循环、流动的机制;“低碳草编”将非遗技艺与低碳理念相结合,用艺术的方式传递绿色能量;上海浦东新区老港镇贝蓝环保服务中心展出了牛仔裤改造作品,号召市民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公益行动;四叶草堂联合方寸地,在展示低碳生活和原生态农产品的同时分发“种子盲盒”,带领市民朋友走进“身边的自然,都市的田园”…… 物物交换市集。蔡坤摄 此外,主办方还与蚂蚁森林联合推出低碳嘉年华打卡活动,市民朋友只需要用支付宝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