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青岛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发布时间:2025/7/6 11:26:06   点击数: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原标题:青青之岛,“分”享美好

五月的青岛,繁花似锦,满眼绿意,处处涌动着盎然春意和蓬勃生机。

在岛城的大街小巷、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正在星火讲师的一次次宣讲、驻桶指导员的一次次指导、居民的一次次参与中,逐渐变成市民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是人人身边的一件小事,也是关系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件大事,还是影响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一件实事。

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城市,青岛始终将绿色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底色,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动员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通过全民参与、科技赋能、共建共享,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目前,青岛市区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实现全覆盖,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率达22%。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2万吨,回收利用率38%,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

全民参与: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一个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多长时间能够达到%?位于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的金水源小区给出了答案:从居民动员大会到分类准确率达到%,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为了让垃圾分类有序推进,上流佳苑社区提前准备好宣传册、致居民的一封信以及垃圾分类承诺书。在社区两委的带动下,在楼长们的努力下,不到两天时间,金水源小区19个楼座的居民全都收到了送到家中的宣传册和信,并签署了承诺书。

楼长王忠云今年58岁,从负责驻桶起,几乎一天也没休息过。“有时候我也想去赶个早市,买点东西,但是转念一想,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看,我们小区现在的环境是不是更好了?看着就打心眼里高兴!”王忠云一边说着,还不忘把路边的几片树叶捡起来。“现在,整个社区从八九十岁的老人到刚学步的孩子,都知道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之所以能跑出“上流佳苑速度”,在于社区两委“红色引领绿色”的带动作用,以及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中对居民实实在在的激励。为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社区两委制定了奖励政策:凡是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且坚持一个月的,每户每月可领到30元的购物卡;连续两个月达标的,每户每月可以领到50元的购物卡;连续3个月以上达标的,每户每月可以领到元的购物卡。购物卡可以在社区购买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等生活物品,还可以在社区大食堂就餐,受到居民欢迎。

与上流佳苑社区一样,城阳区城阳街道前旺疃、东旺疃社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也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究其原因,就是社区两委成员、工作人员、网格员、居民代表在垃圾分类上达到了高度一致:垃圾分类必须坚持党建统领,用红色引领绿色。

“垃圾分类是势在必行的新时尚,社区党员、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成立,一句话:党组织靠前站位,党员先锋先学先行,带头宣传,带头分类。”在党员带头大会上,前旺疃社区书记李春红的话掷地有声。

为更好地指导分类,前旺疃社区成立了指导小组,两委成员值班带队,每日定时投放时间段,带领两名指导员在收集站进行督导,结合居民投放情况现场讲解分类知识,并对居民投放的垃圾随时问询,必要时破袋检查,用垃圾分拣工具检查判断分类正确与否,如分类不正确,请居民陪同二次分拣,直到完全分好。

党建统领不仅仅体现在社区,更是青岛全域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法宝”——

每年研究制定行动方案,连续5年将垃圾分类列入市办实事,市、区、街、社区四级书记挂帅领衔、顶格共抓;

将垃圾分类纳入社区工作清单、党员“双报到”服务事项,万人次党员深入基层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整合社区、物业、居民等各方力量,在余个小区探索“垃圾分类+居民共治”“垃圾分类+红色物业”等“垃圾分类+”模式,提升垃圾分类质效的同时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有效路径。

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监督有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按照“先单位后个人”“先硬件后软件”原则,青岛加大对混投混运等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对某环卫企业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装混运的违法行为开出全省首张5万元罚单。年,青岛全市办理垃圾分类处罚案件余件,形成强大震慑。

在垃圾分类具体实践中,社区对责任区内的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反馈,并在分类红黑榜宣传栏公示。以城阳区前旺疃社区为例,借鉴追踪码思维,将每家每户的楼号、单元号、户号印制在下发的垃圾袋上,确保每一袋生活垃圾的可追溯性,责任到户。社区责任人定期走访分类不准确的家庭,社区两委会每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yszentea.com/lscp/1225263.html

------分隔线----------------------------